杨应麒道:“我本来希望赵官人能暂时维持个十年八年,等我们在长城外把该处理的事情都处理完,那时再来料理长城内的事情!可现在…”
陈正汇应声道:“可现在七将军的这想法,只怕己经很难行得通了!”
杨应麒长叹道:“不错。”
陈正汇又道:“自保保人自是上策,但上策不得行,只好取中策:先行自保,再窥时局l!”
杨应麒道:“我不是没这么想过,但…但一来我忍不下这心,二来我怕二哥他们会有意见!”
陈正汇道:“当断不断,时机一过,我怕到时候我们便想自保也难了!而且汉部非二将军一人之物!辽南、流求、麻逸三地百万军民,岂能为二将军一人之高志而冒蹈水火入刀山之奇险!”
杨应麒道:“这不是二哥一人的高志,相反,应该说二哥是有此等志气者的代表-我怕的不是二哥不高兴,我怕的是汉部会分裂!”顿了顿又道:“这群人数量未必很多,但他们的执着乃是我汉部最大的财富!这等有所不为有所必为的精神一旦沦丧,那这个汉部还有多少值得我们留恋的地方?若是只以成败与利益论英雄,那我们就该推六哥来作我们的首领了?”
陈正汇道:“但汉部要走的路,也不能以二将军心中所思所想为主导-否则我们接下来的路,只怕便会很坎坷了。”
杨应麒沉吟道:“那你说该怎么办?”
陈正汇道:“七将军,回津门吧。”
杨应麒一震道:“回去?现在?”
“不错!”陈正汇道:“回去!现在!如今北面之事亦有变化,需要七将军回去坐镇!
杨应麒问:“那燕云呢?”
“燕云之事,只能顺其自然了。”陈正汇道:“不管怎么样,七将军都己经尽力了!这一点,汉部内外知情者均有目共睹。就是二将军来了,也不能说什么。”
杨应麒目视陈正汇,良久,良久,才道:“若杨朴来跟我说这番话,我不奇怪。但没想到会是你来说!”
陈正汇太息道:“正汇从楚州回来以后,心志便变得比朴之他们更为执着——这一点七将军难道还没发现么?如今我心中己视汉部为正统一大宋于我,正如商之于周人,秦之于汉人,隋之于唐人!彼是养我之父母,育我之故邦-然旧屋既坏,自当另起楼台!”
杨应麒冷笑道:“若在金国为官,你也说这等话么?”
陈正汇变色道:“七将军何必诬我为胡人!”
杨应麒淡淡道:“在宋人眼中,我们未必不是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