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二四章建炎之立(2/3)

南宋赵构政权建立以后,对于今后的军事战略该如何开展,金军层产生了歧异。

就连宗望慢慢地也倾向于第二,他认为汉一定是要灭的,但下剿灭汉的条件还不成熟:就内条件而言,既然军中大分人认为先平宋再灭汉更好,那可能会让金军在攻打汉的时候无法团结一致,如果军势展顺利还好,如果不顺利金军内可能又会像上次攻打辽时那样因意见分裂而半途而废;而就外条件而言,大金对汉也还没有占据绝对优势,一旦与汉全面开战,这场战争不但要倾大金全国之力,且势必旷持日久,而打到最后能取得什么样的战果,宗望心中也没有底。所以在权衡各方面条件以后他便倾向于先灭大宋,扩大金军与汉在实力上的差距然后再移兵向东。

东路军和西路军的主张各有理,也各有私心:如果先攻陕西,那在括陕西、河东以后

杨应麒:“这个当然,难你不这么认为么?”

前一是生死存亡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而后一则是从侵宋、灭汉两事的价比来考虑问题,当前的局势对金军大利,所以所谓“生死存亡”之论大多数人觉得太过了,在他们看来,先平宋还是先灭汉,最终导致的差别,也不过是大金一统天下的脚步顺利或不太顺利而已。

杨应麒:“既然这样,那我问你:你的君主请我帮忙,你却来阻挠你君主的事情,你说你这到底是忠?还是不忠?”

“原来你连自己在什么都没想明白!”杨应麒叹了一气,说:“现在是你这个新的官家三番两次来信请求我帮他卖国,我站在中间也难下拦是拦不住的了,只有把书信转给大金皇帝了。我告诉你,你这个新的官家想卖两河,人家金主还未必肯买呢!”

杨应麒大笑:“防范?从一开始就不该松懈!就算金人暂时答应了你们官家的条件,但你认为他们会守约么?海上之盟也是两国共立,当时他们对侵大宋还没有十足把握呢,结果他们还不是说撕就撕?现在他们摸熟了中原的路,这往后的日多半会来得更勤!你们官家就算不想打仗,这仗也会追着他打。我言尽于此,该怎么办,你们自己掂量吧。”

但是两次南侵已让金军上下看到:宋朝大而疲弱,金军一路攻打过去,除了在陕西兵面前遭到一些抵抗之外,在其它战场宋人基本上是一击而溃,而击败大宋后获得的回报又极;相反,汉是小而,金军前后两次南犯都没得到过什么实实在在的好,第二次更是付了颇为严重的伤亡,而且许多人都相信就算最后把津门攻陷,汉多半也会像当初放弃辽一样一把火把津门给烧了,那样他们将付极大的代价而什么都得不到!所以这一派的观认为应该先灭赵构,重新扶植一个傀儡政权来统治黄河以南地区,然后再倾天下之力对付汉——毕竟,汉的势力局限于东海,如果大金能够得到整个中原,届时沿海设限,让汉得不到大陆人力财力的补充,那汉之灭就指日可待!

胡寅一凛问:“七将军的意思是…”

胡寅:“七将军是说金人不亡我赵氏不肯罢休么?”

胡寅:“若是如此,那可得赶通知朝廷严加防范了。”

胡寅:“太后所立,群臣所,自然是胡寅之君。”

杨应麒:“那你是说你们这位新的赵官家不忠于国家社稷了?”

胡寅第二次来请求杨应麒莫要转达赵构割地求和之意时,杨应麒:“你还认赵构为君么?”

了得,分析起当前时局来竟然也井井有条,往往把这些滞留宋臣驳得无法为赵构转圜。到后来一些宋臣一听津门市民说起此事便愧恨死,颇以主上如此庸弱为耻!

但是先宋后汉的大方略定下之后,在如何攻打宋朝的问题上东西两路军又发生了分歧。西路军主张先取陕西,因为他们认为“大宋之兵,唯西兵能战”一旦取得陕西,那南宋那个小朝廷的覆灭便指日可待;而东路军则主张先追赵构,因为赵氏是维系宋人抵抗的神支,宋室一旦覆灭,大宋各地守臣就失去了继续守的理由。

杨应麒:“我们汉乃是大金的心腹大患,看宗望宗翰的意思,应该是要先灭赵氏,孤立汉,然后再以天下压一隅灭我汉,到时华夏可就亡天下了!如果赵氏不灭,他们女真人有腹背受敌之忧,便没法全力来对付我们汉。所以就算你们官家愿意割地称臣,金人也未必肯买帐!”

胡寅愕然,咬牙:“胡寅是忠于国家社稷!”

由于这次攻宋已经取得了丰厚的人力、财力,金军实力大增,所以金军东路军的激派认为应该把经略的重重新放在汉上面,先除汉再扫平天下。这些人认为优容汉如同养虎为患,若不先铲除汉,大金迟早有危亡之秋。

胡寅连说了几声“这”后,竟然是无法自辩!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