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四一章数语乾坤转(2/3)

最后大家都把目光转向折彦冲,因为他既是汉元首,又是萧铁背叛事件的直接“受害人”正是最有资格来评判这件事情的人。

陈奉山:“上上之策,便是顺那折彦冲之意,暗中则联合宋室,待折大杨七他们跟女真人斗到难解难分时,我们便联合宋室抄他们的后路…嘿!贤婿你手掌师兵权,只要关键时刻将海路一截断,东海便成为一个死海,辽南、塘沽、山东没了求、麻逸的补给,嘿嘿,看他们还敢对贤婿你无礼不!”

没有这么,他们对自己的位置拿得极准,曹广弼有他的理想,杨开远有他的恬然,但欧适却缺乏一份豁达。

折彦冲环顾全场,缓缓:“萧将军的背叛,让我很难受。当我还在金人禁中时我便常常想,是不是我了什么对不住兄弟、对不住下的地方,以至于他会如此待我。”

折彦冲重回汉之后不久便全面掌控了汉,调整了汉的利害关系,这其中有升有降,有保留,有变易。

折彦冲:“无论如何,萧将军与我有结义之情,他既还有顾念我这个大哥的意思,那我便不愿就此失去一个兄弟。我愿意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这是我的私念。”他顿了顿,又:“如今金人猖獗异常,铁的游骑在山南北活动,正好与我们东西呼应,以牵金人之势。当初齐桓一箭,齐桓不以为仇,反以为相,所为者国事也。今日为国家计,亦当给他一个机会。若是将铁回汉的路堵死,那便是将他往金人的阵营里推。一旦铁归金,则是金人得一大将,而我汉增一敌,此事岂不可怕!所以我想请诸位给他一

:“这个自然。”

陈奉山哼了一声:“下策就是老老实实替姓折的办事,辅助得他成就大业后,等他来给贤婿册封爵位。以贤婿的功劳,将来位列王侯是没问题的。”

适皱了皱眉,说:“上策太急,下策又太被动,还是中策稳当。”

无论在哪个时代,背叛都是很难让人原谅的,对背叛者如果不加以惩戒,很容易引发后来者的效尤。可是萧铁折彦冲对汉来说也是莫大的功劳——如果折彦冲无法脱困,或者脱困的时间再晚个一年半载,那汉就要面临分崩离析的大危机,甚至整个华夏文明都要因此遭受莫大的困厄。

陈奉山:“中策就是仍然顺他们的意思,南下与大宋打。一来是再立一功,稳固贤婿在汉的威望,二来则是重新把我们的经营重地放在求、麻逸,扩大我们的势力。等时机成熟,则重中枢,退则割据东南,这是中策。”

适摇了摇:“这事不得。一来我不能这等无义之人,二来老大老七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如今我手中只有汉三分之一的师,真斗起来未必能成功。”他为人虽然狡黠,但要他彻彻尾地背叛兄弟,却还不大来。汉这份事业到现在这么大他也是下了不少心血的,真要毁了他也不忍心。再则他也很忌惮折彦冲的武勇及杨应麒的智谋,觉得这件事情虽能闹得汉,但以折、杨之能,自己未必能讨到好去。在断大事之际,欧适却是不如萧铁来得绝决了。

适问:“如何先发制人?”

“完了便完了!”陈奉山:“难贤婿你还对他们心存不忍不成?”

问:“有上策,有中策,这么说还有下策?”

会议上去病代萧铁上了一份谢罪表,希望能重回汉罪立功。以张玄素、陈正汇为代表的分文人和以石康、徐文为代表的分武人都很反萧铁的这反复无常,认为不应该轻易饶恕他的这行为。欧适却早看萧铁的背叛内里另有秋,他心中暗暗冷笑,中则表示希望大家能给萧铁一个机会。

这时陈奉山:“贤婿,如今这世,要么算计人,要么被人算计!咱们可得先发制人!”

适听了心中冷笑不已,众代表却都唏嘘起来,张玄素忙:“此是萧某人胡闹,大将军在这件事上并无过失!”

适问:“中策为何?”

陈奉山还没说完欧适便忍不住打了个寒战:“若是这样,那汉恐怕就完了!”

陈奉山:“若是这样,那暂时来说我们可得和姓折、姓杨的打好关系,可别让他们疑心才好。”

陈奉山叹:“若是这样,那就只有用中策了。”

在欧适离开之前,津门召开了一次汉常务民代表的临时会议,在会议上折彦冲嘉奖了韩昉、去病等人,又向元民代表说明自己脱困的经过。代表们听说这次大将军之所以能够成功脱困,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由于萧铁对于当初的行为十分后悔,因此改变主意,下令去病全力救大将军以图赎罪——这变化让代表们对如何评判萧铁到有些无所适从。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