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广弼这时已经顺汾河而下,在晋州与王彦的前哨队接上了
,在士绅和义军的帮助下忠武军已经取得了汾河河谷中段的控制权。未来如果发生大战的话,曹广弼
可以据太原解放河东全境,威胁云中,退则可以收缩兵力,顺
下晋州与隆德府联成一片,以待折彦冲在东边的响应。而银术可则将兵力稍稍东移,和宗辅在真定府的守军连成一气,如果战争打响,他
可以收复太原,
迫上党,退可以缩回燕京,不必再担心被曹广弼和王彦南北夹击了。
收到杨应麒的回信以后,饶是杨开远如此修养也颇恼怒,回了一封措辞颇为严厉的信,责备杨应麒是被一时的情
蒙了
睛!竟然为了一时之
而罔顾自己的前途
命,罔顾汉
的长远安危。
据说,汉的七将军要和大宋的楚国公主联姻了。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场纯粹的政治婚姻,李应古、虞琪、石康、王宣这样一等人都认为这场婚姻对汉与中原实力的结合是有利的,只有胡安国、陈显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听说这事后暗暗皱眉,曹广弼和杨开远更是公开反对!
挞懒都要腹诽宗翰心存篡逆,意图挟制朝廷,又骂宗辅不识大局,将来金国若亡于汉他要负最大责任!而宗翰、宗辅又都觉得吴乞买是想借汉
之事削他们的权“貌似为公,实是为私,貌似为国家,实是为自己”!同时宗翰、宗辅也不太满意对方的表现!宗辅认为宗翰老早就该把滞留在陕西的兵力
回来,集中力量经营好燕云一线。而宗翰则怪宗辅在围攻太原曹广弼时
脚得太早,若他能不怕杨开远对燕京的威胁多
持半个月,那汉
在河东的军势就算不覆灭也要元气大伤了!可当时宗辅能不顾忌燕京这个后方吗?要知
燕京和塘沽之间可是朝发夕至的距离啊!更何况威胁着燕京的是杨开远!
杨开远闻讯大吃一惊,当天便回了一封信请折彦冲打消这个念,曹广弼因为离得比较远,收到消息又比较晚,他怕书信往还会有耽搁,竟让负有重任的邓肃
来,代表自己火速前往津门阻止此事。
在这样一个时局下,杨应麒的婚姻本不可能视为一件纯粹的私事,不但杨应麒自己不能任意决定,就是折彦冲也得在事前知会各个兄弟。
折彦冲对杨开远是兄长对弟弟,杨应麒对杨开远是弟弟对兄长,所以他便不能像折彦冲对杨开远那样直截了当地表明态度,而是修书表示自己和赵橘儿虽然都居危位,但两情相悦,非为其它,希望三哥能够祝福他们、成全他们。
以河东战场为中心,东南是刘锜、赵立的军势,正南方是大宋残留在汴梁的军力,西边是娄室和旧宋陕西兵,正北方则是金军最
大的主力——宗翰和宗辅所在的云中、燕京。就这样,金汉双方在河东路、河北西路的内
和外线屯据了数十万的兵力,但因为双方都还没有决定好怎么打,所以局势便在极为
张的情况下引而不发!
标志汉成功统合抗金势力的“华夏扩大会议”还有两个月就要举行了,很多人都认为金军会在会议之前或者会议期间发动攻击,不过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无论宗翰、宗辅还是曹广弼、杨开远都有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杨应麒要成亲了。
在金国层的吵吵闹闹中,两河的百姓享受到了短暂而可贵的和平。这时候金军已经全面退
黄河以南,汉金对峙的主战场便集中在形势错综复杂的河东路和河北西路。
在这件事情上,陈显、胡安国等人对这件事虽有自己的看法,但以他们的份并不适宜作太多的言论。欧
适知
此事后装聋作哑,阿鲁蛮不觉得有何不妥,所以站
来反对杨应麒婚事的便主要是曹广弼和萧铁
。
杨开远在给折彦冲的信中隐晦地表达了自己的忧虑,他说的虽然委婉,但因为这件事的不妥之折彦冲本来就有考虑到,所以一看就明白了杨开远的意思。但他仍然回了杨开远一封信,表示这件事情也是他和杨应麒的共同决定,他们兄弟两人愿为此事承担任何后果。
杨开远收到折彦冲的回信就急了,一开始他还以为是有小人播是非,致令老大老七都一时糊涂,但打开回信一看才知
折杨两人分明都是心里明白却要冒险玩火!但折彦冲既已这样说,杨开远也不好再从他这里劝,因此便改而写信劝杨应麒,完全是以兄长的
份劝他不要为一
私情误了大事。
杨开远的这封信措辞虽然严厉,但用意其实是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