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一零章火急密奏(1/3)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三一零章 火急密奏

汉廷在漠北的军事行动,只能用胜败难料、存亡未卜这八个字来形容。折彦冲心里没底,杨应麒心里没底,欧yang适心里也没底。

相对的,汉廷的敌人则存着另外一番恶意的想法。无论宗翰、宗弼,还是赵构、乾顺,都知dao此刻汉廷在汉地的力量降到了历史上的最低点。

问题是,汉廷的虚弱,到底虚弱到什么程度?是否只要四家举兵夹攻,这个政权就会分崩瓦解?还是说汉廷布置在汉地的力量还足以扛住四大势力的联手一击?如果不是,那他们的行动不但无益,而且会惹祸上shen。不过他们更知dao,如果要覆灭汉廷,现在也许就是他们最好的机会——虽然折彦冲如果在漠北失败,那等他失败以后再进行攻击会更为划算。但万一折彦冲成功了,那局势可就严峻得难以挽回了。

与军事行动同时进行的jiao涉,来得比杨应麒预料中还要早!

乾顺的使者、赵构的使者,几乎在同一天到达塘沽。当然,这两个使者gen本就不可能见面,在这个非常时刻,杨应麒对这一点把得极为严厉,任何官吏以及相关人员zuochu可能导致宋夏使者沟通的事情都要面临军法chu1置。所以乾顺和赵构希望能趁着chu使汉廷这个机会和对方jiaoliu的希望落空了。不过,他们还是从一些蛛丝ma迹中看chu了汉廷的虚弱——实力上的事情,并不是想掩盖就能掩盖住的,尤其是大家以有备而来的yan光来观察。

“赵构派了人来,西夏也派了人来…”折允武虽然年轻,但也很清楚赵构和乾顺此来都是不怀好意!“他们是欺我年轻么!”

杨应麒的反应则淡定得多,他每天依然老老实实地chu1理着他的公务,由于一直没走chu亚健康状态,所以偶尔也会生一场小病,因此而错过了许多抛toulou面的机会,但大汉zf的政务也没因这个原因而延误。

在这段时间里,反而是欧yang适大chu风tou,过年前的两天,一支汉军水师进了塘沽的军港,增qiang了这座临时行政中心的威严,也增qiang了欧yang适个人的威严。两个副总理大臣陈正汇和陈显受到华表坛事件的牵连,这段时间也学杨应麒,极少在公开场合lou脸,总是躲在屋子里chu1理公务,一向康健的陈显也接连病了几次,弄得一些人为之忧心忡忡。因为现在塘沽的首脑人wu里面,狄喻经常生病又老病不死是大家都习惯了的,如今连杨应麒和陈显也chu现多病的状况,不免让人gan到塘沽的风水是不是对大臣们有些不利。

幸好,塘沽还有一位充满活力的欧yang适在,四将军康健的步伐和充满信心的笑容频频chu现在各zhong名liu场合中,他的shen边总是拥簇着一大群官员、名士和富豪,虽然漠北的局势让人担心,但四将军的笑容和挥霍却让人看到一点“盛世”的富贵气象。

“陛下真是shen谋远虑啊!”一些知dao一点内情的人赞叹着:“若是只有杨相,大汉的江山恐怕就没现在这么安稳了。”

对于折彦冲的这个安排,折允武其实还是没怎么看明白。不过几个月过去了,塘沽至少在表面上还是非常平稳,七叔的多病让人gan到有些失望,而四叔所展现chu来的风采则让一直不是很佩服他的折允武gan到可以从中获得一些依靠。

赵构和乾顺的使者来到时,折允武一开始打算亲自召见,但分guan外jiao事务的副总理大臣韩昉却反对这样zuo,他认为监国接见宋夏使者之前应该先摸清楚对方的底细,将事情谈好,然后再由太子召见——韩昉的意思其实很明显,这样zuo实际上就是让监国召见使者的事情变成一个过场,一个形式,而不是真正的决断场面。这是一个非常稳妥保守的zuo法,韩昉其实是担心折允武经验不足,在这个非常时期应付不了宋夏使者的刁难。

在折彦冲登基之初,汉廷对宋对夏的外jiao态度都是qiangying得无以复加,但现在折彦冲不在,数十万军民北征大漠,东北、南洋的人力wu力财力基本上都用于北征,韩昉以为当此虚弱之时,若再一味qiangying是不合时宜的。但如何能把事情chu1理得委婉顺利却又不失大国尊严、不示弱于西、南“两藩”却是一件高度为难的事情。于是他建议将这件事情jiao托给四将军来主持。

“四叔啊。”折允武想了想,觉得欧yang适的确是个很适合的人选:“韩大人的举荐很有dao理,如果七叔没意见的话,就这么办吧。”

韩昉便将“太子的意思”转达给了杨应麒,当时杨应麒正在闹便秘,听了韩昉的话后想也不想就说:“当然没问题,以四哥的大才,可以胜任。”

韩昉就要chu去,却被杨应麒叫住问dao:“云中、河南那边,有什么警讯没?”

韩昉dao:“没有。若有警讯,自然是第一时间传到杨相这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