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三节(2/5)

不过经过汪士荣一番介绍之后,林风还是明白了一些比较关键的东西。于成龙大人署理山西之后,政事还是得很不错的,不论是劝、治河还是修路治学都的相当漂亮,本人的官声很好,两袖清风不取民财,同时字也写得好,诗词作得不错,在北方士林也很有威望,在政府机构中成稳老练很会人,前一段时间朝廷动时期,北方各省的满汉督抚都起了争执,就他山西一直稳住了,额泰被他笼络得服服帖帖,心甘情愿的着二把手,由此可见他的政治能力。这次蒙古军在野战中击败清军围困太原之后,于成龙大人在满城士民的拥护下登城设防,各方人士在他的领导下诚团结,大人家钱粮,斗升小民劳力,日以继夜加固城防,将太原府打成了一块铁板,让葛尔丹碰得破血

随着林汉军事集团的介,这场战争慢慢的离开了葛尔丹的掌握,若是在早些时候,他或许还能有一些战场主动权,但现在随着东路军的溃败,他的境也越来越艰难,自己的汗帐主力困于城之下,晋西北门打开,数十万汉军如一般涌山西,步步近,战场形势极为险峻,准葛尔大军退两难,于是在这情况之下,他不得不一边飞传令,召回攻略陕西的西路军,一边开始考虑如何给这场战争争取一个面的结果。

这个时候林风的中军主力已经近抵代州府,大汉骑兵第一军赵广元循滹沱河南下,与第五军赵良栋汇合于原平,数千锐骑兵驱赶着一路溃逃的准葛尔东路军一路南下,隆隆铁蹄践踏着表里河山,太原北大门忻州岌岌可危,冲杀在最前沿的穆成东甚至与葛尔丹汗帐游骑发生了小规模的战斗。

幸运的是,汉王林风也明白这一,对于这场战争来说,太原的和平解放实在是意义重大,不论是在战场形势上还是在政治需要上都有决定的作用,所以当赵广元和赵良栋开始兵忻州的时候,汉王钦命特使就已经在汪士荣的安排下悄悄发,军统门将安排事先买通的蒙古军

但现在时移势转,在蒙古铁骑的威胁下,太原人民的政治觉悟发生了飞跃式的成长,目前的形势极为明朗,合城上下每一个人都明白,若是准葛尔大军获胜,那么据蒙古军的战争风格,太原绝对不会有一个人能活下去,而反过来若是汉军获胜,那么太原人民多半会否极泰来迎得新生。

汇总之后禁不住啧啧称奇,要知军事这东西不比当官耍政治,那是刺刀见红立竿见影的活计,再会作秀也没辙,虚的假的是一也没有。

不论葛尔丹怎么封锁,数十万汉军西山西的消息终于传了太原城,乍闻喜讯,伤亡惨重奄奄一息的古城奇迹般的爆发了惊人的活力,再一次将葛尔丹的攻城大军赶下城。这真是一个既令人尴尬,又令人惊喜的讯息,实际上就在去年的时候,山西军民在巡抚于成龙大人的领导下,一直对林汉集团极为敌视,而太原督抚上下,自于成龙开始,提起“林风”二字一律在前面加上“匪逆”之类定语作为修饰,咬牙切齿同仇敌忾,不过就心理上分析,倒也未必是对康熙皇上伤心,虽然君父赴难确实令人痛心疾首,但难过几天也就过去了,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真正仇恨林风的原因在于这个邪小人为了一己之私居然调唆杨起隆这类草寇祸天下,闹得山西一省纲常大民不聊生——这和康熙被砍就是两个质了,玄烨这傻X被砍了大伙最多也就唱唱长江东逝,狼淘尽什么什么地,或者发发生当如孙仲谋之类浩叹,属于情纠葛,但农民起义可是真的危害到了山西人民的和谐社会,属于利益纠纷,这当然是不可饶恕的罪行。

太原城的顽显然大大乎了葛尔丹的预料,其实在去年的时候,他本来并没有染指中原的野心,在他的心目中,统一蒙古远远要比军中原要重要得多,成吉思汗有讯曰:只要蒙古人都团结在一起,那我就能让苍天覆盖的地方,都变成蒙古人的牧场。作为成吉思汗的忠实崇拜者,葛尔丹大汗当然不会违背这条训诫。事情的变化是从林风杀北京、杨起隆起兵河南开始的,因为中原动的关系,清廷的边防力量大大削弱,葛尔丹的铁骑毫不费力的打垮这些边军,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山陕简直成了一块不设防的,简直不咬白不咬,于是大队发劫掠边城,而守军日益虚弱的抵抗越来越刺激了蒙古人的野心,劫掠的对象也越来越到内地,最终发展到现在大军南下企图占领山西。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