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二节(2/4)

这里当然不是说英将军打仗不行,实际上虽然朝廷里的多数大儒都不太喜这位将领,但说起统兵作战这方面,倒还没人说英不行——这位的大爷擅带兵,能克敌,来去如风,挡我者死——听上去气壮山河,充满了浪漫主义英雄彩,但实际上这风格就是原原味的“蛮族战法”凡是他蹄踩过的地方,不论仗打得怎么样,百姓城池大多都会玉石俱焚,而这次朝廷拟定的山东战略是“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若是让大爷在山东走上一圈,恐怕什么都没得攻了。

近卫军系统之中,除了瑞克之外,能够有资格领军战的军官倒也不多,一位是近卫骑二军的军长,赵应奎准将,一位是近卫第三军军长良上校。

想法固然有些荒诞,但也决不能说没有理,现在瑞克将军虽然位权重,为近卫大军之首将,官至近卫第一军军长,军衔中将,照原来清廷的说法这个职位就是九门提督、领内侍卫大臣,但实际上这些东西都是虚的,明面上看羽林将军大权在手风光无比,但实际上他所有的权势都是依托于林风,若是林风不在的话朝廷一诏书就能让他去戍边。

其实这两位军官原本在军衔上是平级的,不过赵应奎显然比较走运,这次他跟随汉王征伐山西,虽然表现得不是很彩,但也好歹立下了不少军功,所以回来之后总参谋一评,将就着就给他升了半级,好歹也算是晋到将军的行列——这一良大为恼火,要知就汉军的军事制度中,将官和校官那是有质的区别,虽然上校军衔已经不算很小,但纵观整个帝国几十万军队,带上“校”字的军官至少也有上千号,但将军就不同了,掐指算了算,连带上赵应奎这个准将,总共也才十来个人,可以说在当今阶段,一旦晋升为少将以上的军衔,那就意味着了帝国的最阶层,除了地方上耀武扬威之外,就算北京城里

这些努力似乎并没有获得李光地、周培公等人的承认,虽然平日里大家见面照例都是称兄弟亲无比,但内心的隔阂到底还是存在,老实说林风一开始倒不明白李光地他们在顾忌什么,但一听周培公扯扯安禄山就明白他们的意思了。

如果林风一定要用势通过这个主意,估计一众大臣也没什么办法,但这么肯定又会象上次钱庄风波那样引发君臣冷战,所以这法无疑相当愚蠢。无奈之下,林风只好在剩下的几位将领之中挑选。

英的骑六军在上次和葛尔丹的战争中力拼准葛尔怯薛军,伤亡惨重,这回虽然补充的兵力,但到底也还没有完全回过气来,所以这个时候再调他征显然有些过于苛刻,而且就朝廷的许多大佬来看,让这位大爷去打山东恐怕也不太合适。

其实林风一开始倒想用一些盛唐典故比如李仙芝等来说服手下的大臣,但可惜的是收效甚微,基本上所有的大臣都是守如瓶,既没有当面撞,也绝不会

羽林将军瑞克在大汉帝国之中也算是一位奇人,如果说一说他的经历的话,恐怕立即会在欧洲引起轰动,实际上随着南怀仁等传教士的宣扬,现在他的名声也传得很远,基本上东南亚活动的老外,可以说没有人不知这个手握重权瑞典佬。在欧洲人看来,现在的瑞克将军就是不折不扣的中国人,这一是毫无疑问的,但在中国人看来,瑞克将军却仍然是一个外国人。

瑞克现在尽力的中国社会,而且成果斐然,他现在在北京娶了一个小脚夫人,还生了一个可的小萝莉,说起话来满嘴京腔,时不时还会蹦几句“曰、诗云”而令人震惊的是,他现在居然能够正确的笔这一技术械,同时还能看懂墨画,而且平不低,谈起话来温文尔雅令人肃然起敬,同时细节上也得尽善尽,他甚至将满卷曲的金发都照汉人的模式挽了发髻——这是一个非常痛苦的活计,中国人黑直发挽来挽去问题不大,但瑞克完成一就非常不容易,其中的痛苦实在是不足为外人

这一东方人和西方人的想法倒是大相径,就林风来看,他对瑞克的忠心倒是没有任何怀疑,实际上据欧洲人的传统,就算这个时候中国和瑞典开战,瑞克也绝对会毫不犹豫的举刀相向,为中国而战,而且就算他的祖国估计也不会有什么废话,但在中国人的观念里这就不大一样。

李光地和周培公的看法是林汉帝国朝野的公认,就这些大臣看来,瑞克将军与其说是朝廷大员,不如说是汉王的家——所以在这情况下,林风任命瑞克将军卫戍京城是可以的,指挥内班宿卫也没问题,甚至跟随汉王指挥大军也没什么大不了,但若是放他去独领数万大军,那就是万万不行。

所以下唯一够分量的将军就是瑞克将军,不过当林风把这个主意说来之后,却意外的遭到了李光地、周培公等人的反对。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