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九节(1/4)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二十九节

德州的投降显得很有点戏剧xing,站在山东军的角度来说,本来的打算是要在德州一线ding上一阵子的,先给汉军一点颜se看之后再就和平问题进行谈判,公允的讲这个计划看上去确实很不错,因为就历史上的先鉴来看,敌军一到地方势力二话不说立ma投降一定很难讨到好chu1,至少是令人鄙夷在新政权中不受重视,所以当汉军兵临城下之后德州守军的抵抗显得相当顽qiang。

不过战争的后期发展却大大地chu人意料,当一百五十门红衣大炮上场之后这个游戏彻底地丧失了公平xing,各zhong情形都已经非常明白的表示chu军队已经失去作战意志,所以德州城里的主战派几乎ma上陷入了绝境,这个时候能够对时局作chu正确判断的恐怕只有山东总兵王承业,不过关于投降这zhong事情他一个人是无法作主的,于是趁着汉军还没有来得及大举攻城便匆匆跑到督战的山东布政司府第要求商议,但是到达地点之后他很快发现布政司姚文然大人早已不知所踪,平日里热闹非常的府第此刻恍若鬼蜮,连带站门的家丁都已经跑了个jing1光。

当最高长官逃亡的消息传chu去之后,人心惶惶的德州城立即发生了剧烈的连锁反应,知府鲁一山大人对此并不gan觉十分意外,因为他在战前就已经zuo好了财产转移和家人安置工作,现在之所以还停留在城内只是为了内心的那最后一丝侥幸,所以当知dao布政司闪人之后他便从从容容的带着几个家人,换上青衣小帽混裹在人liu之中,从此寄情山水逍遥世外去了。

在如此危险的时刻,总兵王承业表现chu了极为高尚的品质,虽然他shen边的幕僚和亲兵不止一次的劝说他“明哲保shen”但却无一例外的被他拒绝,城外炮声隆隆,城内几十万百姓陷入竭斯底里的状态,而最高军事长官毅然走上第一线,冒着炮火亲自打chu了降旗,老实说这个情景确实非常之ju有震撼力,本来他shen边的军官和士兵有许多人打定主意逃跑,但是看到如此令人gan动场面之后都决定留下来和主帅一起承担战争责任。

山东战争就在王承业升起投旗的哪一刻结束。之后在山东发生的事情与德州城破时没有太多的区别,原来对汉军态度比较敌视的官员纷纷逃亡,而巡抚赵申桥这一次终于站稳了立场,以巡抚的名义通令全省更换旗帜向北京投诚,而他本人在这个时候作chu了一件更为夸张的事情。在向汉军使者jiao卸巡抚职务之后,他命令guan家找来一辆囚车,自己坦lou着上shen背负着荆条坐在囚车里面,沿着运河朝北京前进。

这zhong场面非常之令人惊骇,因为这个时候山东已经全境投降,而赵申桥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在权力jiao接方面都非常之pei合,林汉帝国当然不会下令逮捕赵申桥,从shen份上讲这个时候的赵申桥虽然卸任但却仍然是一位省bu级干bu,他的进京实际上有着两个意义,在政治上说象征着山东省臣服中央政权;从行政上讲类似于地方最高长官“进京述职”所以当这一行人路过时候,运河官dao两边的百姓都会瞠目结she2的看到,前tou打着“肃静”、“回避”的牌子鸣锣开dao,数百名jing1锐骑兵恭恭敬敬的在两旁仪仗拱卫,最he心的却不是呢绒大轿,而是一辆装载着瘦老tou的囚车。

这个令人震惊的场面一直到正定府境内才被汉王派来的钦差制止,对于赵申桥惊人的想象力林风确实由衷钦佩,这个时候他shenshen的认识到,就“作秀”这一领域来讲,后世的那些所谓的超级女生芙蓉姐姐和十七世纪官员的水平比起来简直就像天桥底下卖大力wan的。

在这zhong情况下林风在对待赵申桥的态度方面几乎没什么选择的余地,实际上在这件事情上赵申桥从一开始就占据了主动,因为这个“负荆请罪”是来源于《史记》中著名的“将相和”如果从这个角度chu发来推论的话,赵申桥关于对抗大汉中央政权的问题在政治上就不好定xing为“犯罪”而是“犯错”现在人家大张旗鼓从济南一直负荆到直隶,表现得盛意拳拳,而汉王“雄姿英发”shen为“天下之主”总不能连蔺相如的气度都比不上吧?

和赵申桥一起上京的还有原山东总兵王承业将军,an照以往约定俗成的规矩,本来这个进京名单上还应该有布政司、an察使等官员,但可惜的是山东诸位官员除了赵、王两位大员之外,其他人都似乎没有面对汉王的勇气,在汉军进驻之前就早已逃之夭夭,唯一令人gan到安wei的是,赵申桥和王承业两人一文一武,政府职能两大块还算齐全。

林风在接见两名降官的事情上颇为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分别接见赵、王两人,当然,因为级别和地位问题,赵申桥还是排在前tou,因为不guan怎么说他总是山东的最高首长,而就在几个月之前,还隐约有一方诸侯的态势,所以林风的面子给得很大,下令在乾元gong设宴,北京城里李光地、周培公、陈梦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