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节(3/3)

不痒的初步协议之外,目前形势最为危急的东南亚地区却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盘踞在那片岛屿之上的欧洲殖民者一个个口头上漂亮之极,拍胸脯摔板凳的指着上帝赌咒发誓,一定会派出最精锐的海军给大汉商船保驾护航,但若是一旦涉及什么“海域责任”以及“殖民地开放”事宜就马上闪人,根本不给林风一点机会。

就算林风陛下嘴巴上的功夫是天下第一,但人家根本不和你谈,那有什么办法呢?!

因为海外贸易上的巨大利润,林汉帝国的两大金融寡头:晋商商会以及徽商商会现在已经在这个领域注入了大笔资金,而即使是大汉钱庄,目前的主营业务也多是扶植手工工场,其目的地市场也在海外,从林风建立北京政权开始,直隶、宁锦一带手工业高速发展,各种工业产品产量年年激增,而相对的,国内刚刚才结束大规模战争,民生凋枯已极,购买力极为低下,小农经济下的广大农村,虽然拥有一个巨大的人口基数,但却根本无法培育出相对称的市场。

大汉侍郎许淡阳愤怒的大骂:“泥腿子除了买点盐巴之外,根本什么都不要,甚至晚上连灯油都不点。”

如果没有海外贸易,那么短暂繁荣的大汉工商业经济就会立即崩溃——暂且不谈什么投资人的信心不信心,几十万上百万在工场里干活的集体失业就够林风美美地喝上一壶。

就在拟定西进兵团战略的时机,帝国政府内部第一次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而在此之前,一般都是林风陛下怎么说,那同志们就怎么干。

通商侍郎许淡阳大人坚决反对发动西北战争,针对帝国上层的传统派儒家官僚,他说:西北咱们要来干什么?挖坨沙子盖长城么?不打通东南亚商道,朝廷还有钱么?朝廷没钱了,还怎么养军、理政、治天下?!

所以,他提出的理论就是:目前大汉的地盘够了,唯一的问题就是太穷,所以朝廷现在的任务就是保护税源,至于战争——要打就打台湾,如果不打台湾,那就干掉吕宋岛上的那帮国敌。

这个理论得到了各地客商的热烈拥护,此后,北京城内各大茶馆的说书先生迅速开讲《吕宋大难记》,绘声绘色的向广大人民群众讲述海外华侨的苦难,一时之间“那帮背井离乡的天朝弃民”忽然之间得到了广泛同情,北京城内广大清流怒不可遏:岂有此理,当真是岂有此理!天朝子民居然被蛮夷屠杀,是可忍,孰不可忍?!

帝国政府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书生们口口声声:朝廷奸贼当道,祸乱朝纲,毫无疑问,周培公和李光地都是蛮夷派来的奸细,目的就是蛊惑伟大地汉王殿下,搞垮天朝帝国。

承天府府尹段天德大人焦头烂额。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