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4.不是昆仑的昆仑(2/2)

我问信宏:“你是学考古的,你知迁写的引用的〈禹本记〉,那个‘里’是现在的多少吗?”

信宏在心里算了一算,说:“那不就是差不多937500米!现在最峰珠穆拉玛峰也不过是8848米啊,这个‘昆仑’是珠穆拉玛峰的106倍,真的吗?世界上会有这么的山峰而不被人发现吗?”

信宏不愧是学考古的,他想都不用想地就说了答案:“当时古时的一里约为今天0。75里。”

“我怎么知啊?伯父又没在上面写完!”我沮丧地回答。

“哎,那当然不可能了。当时的社会你也知的。不过,随着人们随着人们认识平的提,‘昆仑’所指的山也发生变化,〈禹本记〉中的‘昆仑’指的就是现在的博格达峰。它就在天山的东段,天山天池的南面啊!”信宏听了我的话后,上沉默起来了。哎,还是他比较沉稳,哪像我,一小胜利也可以把我的脑冲成泥石。可是他好歹也应该夸我一下啊。

不是说要我们去天山的吗?这昆仑又是什么意思呢?”信宏不解。

嘿嘿,这回终于到我在信宏的面前炫耀我的历史才华了,看来我的确很聪明呢。我故意拉大了了嗓门,说:“对,你说对了,还真有那么个记载。这还多亏我历史系的叶老师呢,他曾经和我说过的,你自己看看吧!”

我急切地翻到了《史记》中卷一百二十三回《大宛列传》,里面司迁引用了《禹本记》的一段话,其中有这么几句话,我指着它们念到:“河山昆仑。昆仑其二千五百余里,日月所避隐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

“那‘天书’中剩下的字会是什么意思呢?”信宏问我。

“‘天书’说的究竟是什么呢?查老馆长说的大家的那几解释似乎都可以和这个‘天书’联系上。不过,我倒觉得他们中那个夏禹治功成后的纪念碑这个说法不大对。”信宏说了心中的想法。

“那这里说的‘昆仑其二千五百余里’,你算算看有多?”

禹?昆仑?我到这两个东西似乎有什么联系。让我想一想,越来越接近答案了,到底是什么呢?对了,我终于想起来了。我跑到我的房间里,翻了我压在箱底下的一本我大学里曾经仔细研读过的《史记》。信宏好奇地跟了过来,说:“你拿〈史记〉什么?啊难不成里面会有什么记载?”

“可能是要解读的字才可以知这”天书“的内容吧。”虽然我嘴上这么说,其实我心里觉得这个“昆仑”并不简单,好象很久以前曾经有个人对我说过,可是迟钝的我实在想不起来了。

信宏郁闷地沉思着,话也不说一句。好在我们能把范围缩小到了博格达峰了。不过,看来我们要亲自去一趟天山才可能把事情清楚。这时,信宏正在把门背上的纸小心翼翼的撕了下来,他说拿着他去天山应该会对我们有帮助的。当他撕下来以后,却发现在这张纸的背面密密麻麻地写着同一个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