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322华山棋局二(2/2)

柴荣听了,不好推辞,便:“只是有劳贤弟跋山涉…”

赵烁笑:“这对写的也轻巧,咱们从汴京到这儿,让他们走,三四步也就走到了。”

这正是:仙人指路车炮,赢来一座峻华山!

赵烁说:“自家兄弟,说什么跋涉不跋涉的。但得大哥一路平安,小弟也就放心了。”

荏苒时光,又再过了四十年,那是大宋真宗咸平年间,辽国屡屡兴兵犯境,国家连年征战不息,军费繁浩,国库空虚。真宗皇帝下令各地方官员增加赋税,扩展税源,惟独那华县太爷就是收不到华山的赋税,华山士说:这华山是当年太祖皇帝下棋输了给他们的,所以不赋税。事情闹上了朝廷。真宗皇帝龙颜大怒:岂有此理,太祖皇帝怎么会把华山输了给你们士?上派了钦差前去调查。钦差去到华山一看,果然属实,不但华山上的俗人等众一词证明确有此事,就连这华县的百姓黎庶,莫不异同声认证,还有几位老者在当时听得华山老祖赢了华山,立了碑碣,就亲跑来看过了的。后来太祖皇帝立国之后,华县的官员每年吉诞,也都得前来亲临拜祭太祖爷爷哪块御书碑碣。这可是勒碑刻铭,并无半虚妄的。钦差只得把那碑文也临摹了回来上呈御览。真宗皇帝一看,不但是太祖皇帝的御讳,连太祖皇帝的拜把兄弟,后周柴世宗作为证人也写上了御讳作保。大大剌剌两个皇帝的名字都刻在那上面,这可是假不来,赖不得的。自此,终北宋一百余年,华山都不用纳钱粮赋税。这正是华山老的妙算,预卜未来的巧

柴荣赵烁兄弟二人辞别华山老祖,绕过华山,一路上大路不走走小路,来到风陵渡,柴荣就要与赵烁告别,说:“过了黄河,就是刘王的地面。贤弟不辞艰辛,相送到此,愚兄激不尽。千里送君,终须一别,何况贤弟尚要前往关中寻访母舅,不如就此分手…”

赵烁:“既然已到河边,又何必差了这一程,小弟还是把大哥安全送了山西境内,也就更放心了。”

柴荣说:“人们还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那还不是说得轻巧?一个人劳碌奔波一辈,演戏的一天两天就演完了…”

婉拒。柴荣无法,只好许于还山。那得朝堂,在汴京街上一路念:“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梦频。紫阁?嵘怎及睡,朱门富贵不如贫。愁闻剑戟扶危主,怕听笙歌扰醉人。白云松下华山隐,兰涧清风万载。”一路念着,迳自飘然而去。

赵烁:“咱们也正好凑上了,路上辛苦了那么些日,今儿个也乐它一乐”

柴荣听了,:“这就是了。这蒲州是关老爷的老家,谁也不敢招惹,难怪就他这里特别闹。”

兄弟二人看了好生奇怪。一河之隔,南面正得人心惶惶呢,这边却娱乐?平?找了个老者打听,那老者说:“两位客官是外地来的,有所不知。这是关老爷神诞,诞前七日,诞后七日都要场演戏,不天下也好不也好,都是少不得的,就算打仗打到这里,看见是关王诞迎神,也都停下来不敢打了…”

二人说着,来到渡。雇了两艘羊筏把人都渡了过去。迤逦行了一程,已是山西蒲州境内。这时日近黄昏,来到韩集,只见熙熙攘攘,还颇有太平盛世的景象。便找了一家店家住了下来,吃过晚膳,到外面走走,只见对门外一座庙宇,庙宇东西两侧各有一座戏台,都是锣鼓喧天,灯火辉煌,看来正要演戏呢。

又再说到十二年后,赵烁陈桥兵变,黄袍加,当上了皇帝,立了大宋王朝。他成了大宋朝开国的太祖皇帝。这一日临朝,臣来报,有华山使者送来贡品,打开一看,原来是一袋茶叶。太祖皇帝想起了当年旧事,不胜慨,随即派遣钦差前往华山,宣召老,要封他个国师之位。谁知当使臣抵达华山之时,老外云游去了。可见这些有真仙,是绝不贪图这人间富贵的。

两人走到东边这戏台前,只见横幅上写着:“关老爷宝诞张都儿在此场”戏台两边竖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六七步五湖四海”下联是:“###人万千军”戏台前面一片空地,疏疏落落的男女老少,也有席地而坐的,也有自己端了椅来的,在等着开场看戏,颇为闹。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