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369黄河大战(2/2)

那郭威见了,自是满心喜,下与众人相见,一一存问,稍叙寒喧,诸大臣俱议及朝继位之事,窦贞固,苏禹等就将一篇早就写好了的,朝廷百官一齐署名的劝表呈上。并请郭威立即上朝登极。

得住,四边围墙外,早有将士逾墙而,依旧打开中门,无数将士一涌而,围住郭帅,又不知是谁,先已有准备,取一件黄袍,不由分说,披到郭帅上,众人罗跪在地,竞呼万岁。

郭威见了,心中当然十分兴,但中还是十分谦逊,只说:“当日大军北征,曾奉太后诰令。如今未得太后诰?,不便擅行京,须得太后明示方好。”于是,下令三军就驻在城外皋门村,暂不城。

众人听了,一时声动地,齐:“愿从尊命!就请郭帅立即摆驾回京!”也不待郭威下令,将领们七手八脚,把郭帅簇拥上,十万大军,浩浩回京而去。

如今是年残岁末,既然是自立皇朝,破旧立新,自应等到“三开泰,万象更新”待新之时登位岂不更好?因此,郭威并不急于上登基。急甚么呢?反正现在已经是皇帝了,可以称孤寡了,可以号令天下了,还急甚么急?

郭威见状,看来已是众意难违了,便宣言;“尔等莫再喧哗,且听我说:如若要我回汴京,须得依我三件事。”

众人齐:“我等愿听指挥,莫说是三件,就是三百件也依得,请郭帅快快来。”

那窦,苏二人本懦弱,且又是曾经荒废余生保住了富贵的,如今不外边再有什么动,也不是谁当皇帝,那里还敢动?都只有唯唯诺诺,俯首听命就是了。因此,郭威回来那天,绝早就领着满朝文武百官,到城外列队恭候,一俟驾到,便俯伏在地,三呼万岁。

次日一个清早,众官赍着诰文,来至皋门村大营,当众宣读。这样一来,天下皆知,如今大汉的皇太后下了诰令,把监国大权给郭威了,郭威如今已经是合情,合理,合法的天下之主了。

于是,就令范质撰写了一谕旨,把自己从当兵到当皇帝的前因后果昭告天下:寡人自军旅,并无德望。因缘际会,叨窃信。祖皇帝甫在经纶,待以心腹:洎登大位,寻付重权。当顾命之时,受忍死之寄:与诸勋旧,辅立嗣君。旋因三叛连衡,四郊多垒,更承朝命,委以专征,兼守重藩俾当劲敌,岂敢不奋戮力,竭尽忠心?冀肃靖疆场,以保安社稷。叵料邪构,将相连诛:偶脱锋芒,克平患难。志安刘氏,顺报汉恩。唯择长君以绍丕业。遂奏太后,请立徐州相公。奉迎之使已在途,法驾行旌未至都下,寻以北方告变,寇骑侵:遂率师徒,径往掩袭。行次近镇,已渡洪河。十二月二十日,将登澶州,军情急变,旌旗倒指,喊叫连天,引袂牵襟,迫请为主。环绕而逃避无所,纷纭而胁越。顷刻之间,安危不保。事不由己,须至徇从。于是步诸军拥至京阙,今奉太后诰旨,以时运艰危,机务难旷。传令监国,逊避无由。黾勉遵承,夙夜忧愧。所望内外文武百官,共鉴微忱,匡予不逮,则寡人有幸焉!布告四方,咸使闻知。

因为恐怕徐州那边的刘立动程回京。又恐许州那边的刘信得知将士拥立郭帅而有变。张永德与众将领作了一番商议后,就由郭从义领五千人,往东路迎去,堵住刘立一行,莫让他们京。又由赵烁领“十兄弟”等一千亲兵火速前往许州,监视刘信。莫让他妄动。同时,又命人先行回京,把将士拥立之事告知王峻,王殷,范质等人。

众人听了,自然领会,几个领班宰辅当即上朝禀太后,太后听了,惊得当时昏厥倒地,众人也顾不得她是死是活,是哭是笑,乐意与否,就由范质写就一诰文,内监加盖玺印,就令郭威监国。诰文全文如下:枢密使侍中郭威,以英武之才,兼内外之任。翦除祸,弘济艰难,功望盖天,人望冠世。今则军民,朝野推崇,宜总万机以允群议,可即监国,中外庶事,并取监国分,特此通告。

这正是:残唐零替第五朝,戈历未曾消!

王峻,王殷,范质三人本是郭威心腹,一见澶州兵变信报,知郭威回来当皇帝了,便立即下令京师禁卫军,派将士守九门,禁止通行,封锁内外消息,静候郭帅归来。又与窦贞固,苏禹商议迎郭威礼仪事项。

郭威:“城之后,第一:不得劫掠百姓。第二:敬奉刘氏宗庙灵寝,不得损毁。第三:敬奉太后与百官,不得侵凌。尔等若不依从,本帅今日宁死不回汴京。”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