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374战势如火(2/2)

郭从义、赵烁随引兵跟,合围夹击衮州。慕容彦超恃着郭、赵二将不及自己兵多,便分兵对抗,一时之间,彼此相持不下。

太祖闻讯、未免焦躁,遂决计御驾亲征,命范质同平章事、署理朝政。李谷权留守东京、兼署理开封府。郑仁诲为枢密使、兼署大内都检。张永德、李重齐羽林人,即日下诏亲征。

慕容彦超看了来书、本不相信书中所云。破:“汝郭雀儿曾说‘千古以来有刺青之人的么’的话,如今为何又公然盘踞汴京、称孤寡?似这等小人、反复无常、天下之人、谁还相信你的鬼话?”更毁书逐使、继续登城督战。

徐、兖二州既下,淮上已平、周帝可暂无南方之虑。便委任颜衍为兖州节度使,务须安抚百姓、恢复农耕,随即班师回京,因见征淮将士人人奋勇,个个争先,回京后,便与朝臣商议,封赏南征有功之臣,谁料却遭到王峻的极力反对…

接着、守军中的一千慕容彦超亲兵亲将死伤殆尽,其他将士纷纷弃械投降,…

太祖听了、怒不可遏、下旨各路人排开阵势、把个兖州铁桶般的团团围住、困了个不通。更是御驾亲临城下督战、不分昼夜攻打。以致大小将士人人用命,个个争先。打至第三日黎明时分,东门城角被赵烁领着十兄弟一火箭猛攻、接着云梯抢登、打开了缺,后续般跟,在城内展开战…

太祖仍以劝降为先,御驾未到、已先遣使传书兖州、就说:“…将军不忘故主、其行可嘉。但以周代汉、已成定局。天授人归、无法逆转。望将军翻然易帜、举城来归,孤当不计前嫌、不吝旌节以待…”云云。

接着、四方的城门很快都被打开了…

周太祖见慕容彦超执意顽抗、随令王峻把晋城回师之兵,悉数尽赴兖州,又令曹英,陈忠诸将分兵多路、合郭、赵二将,成合围之势,步步

燕敬唐得免一死又获释回归,激涕零,哪里还敢说半个不字,连忙叩谢罪。周主又下旨赵烁,就把其它俘获的辎重及官兵,一概遣还。唐主李煜日前兴冲冲地送燕敬唐带着一队人去帮人家打仗、如今却看着他垂丧气带着一群残兵败将回来,实在丢脸。廷臣纷纷指责冯延巳,李煜无奈,就把冯延巳罚俸半年。此后也不敢再议北伐之事了。

周帝大喜,即令松绑,更对燕敬唐:“我大周立国伊始,与尔南唐本无过恶,慕容彦超乃我国逆臣、据城抗命,荼毒百姓,尔主竟兵助逆,实为不智之举。寡人为两邻和睦起见,如今放尔回去,转告尔主,此后各安边土,勿再妄动戈了。”更赐以金帛衣、放还归国。

天喜地。赵烁随即派兵把燕敬唐押解回京报捷。

王峻为什么要反对?

这正是:昨日同朝事一主,今日反目成仇人!

慕容彦超见大势已去,遂在后放起一把火来,全家老小一齐葬火海,算是免了法场挨刀之辱…

接着,得知燕敬唐被俘得释,已返金陵。慕容彦超知求援无望,横下一条心来,把附近州县的乡兵悉数集结,又命筑城固垒,引泗城壕,以备死守。

无奈这个王峻却是个狗肚的人,自以为功盖世,老天下第一,由于大时他是郭威队中的监军,随着郭威领兵汴,拥立郭威为帝,样样都有他的一份功劳,似乎郭威这个皇帝就是他给他当的一样,因而目空一切,朝中大事什么都上一手,谁都没放在内。对于冯,虽然仍居太师之位,但却是有名没实的。又且是历朝元老,一直都踞朝堂,习惯了,也没什么,他倒看得开。

郭威立国之初,已经大封功臣。王峻,王殷各各加封同平章事,这就是领了一个宰相的职衔了。王峻又领步军都指挥使,那就等于天下兵大元帅,相当于如今的国防长。而王殷也是加了个副长相的职衔,兼统领禁军,又任邺都留守,这样一来,两人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权重,相的朝廷重臣官职已是加无可加的了。郭威对他们如此厚待,本已无可非议。

慕容彦超见周兵众多,索把人悉数退城内,踞城死守。城外各路周兵虽然奋力攻打,无奈难以奏效。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