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6章袁父慕云(3/3)

是打仗了。

第一次签订贸易条约的时候,大夏是守城成功有底气在,带着上千热血战士去做生意。当然北戎也不甘落后,纵然暂时城没有攻下,不过信奉敌进我退,敌疲我打这种游击战略的马背民族也没太当回事,全民皆兵的北戎子弟也拉着队伍过来了。

签协议的时候,大夏本着吃亏是福的原则,主动让利。北戎政权欺负大夏也成了习惯,有些蛮点的首领还抗议:我明明可以用抢的,为什么还要换?于是第二年北戎有几个部落就表示,我们觉得这条款不够合适再修订一下,当然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也是铁马金戈明火执仗过来的。

在一个苜蓿飘香的季节,在美丽的草原明珠河畔,双方进行了一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攻坚战。在那场可以被计入大夏历史大书特书的战役中,憋屈这么久的陛下终于到了大显身手的时候,不过―――他丰功伟绩的提供者不是人,是马,准确的来讲是一大票的母马。

北戎民族也聪明,对于马这种关系国本的东西他们是不会卖的。不过上次做生意的时刻比较微妙,人和牲畜都嗷嗷待哺。打仗的成马不能卖,优秀的种马也不能卖,但母马却是不要紧的---又不能配种,又不能打仗。

在属官对着一票母马欲哭无泪的时候,袁慕云淡定表示:“不要紧,买吧。”末了,又加一句:“抬高价,往死里买。”

同时还请皇帝通知御马营调配母马过来,很多很多的母马。

于是,第二年,到了草原明珠的战场上:一帮红着眼睛的公马对上了一大票搔首弄姿的母马。

结果可想而知。马的骨子是很骄傲的动物,或者雄性动物都是骄傲的动物。咳咳――总之,当被驯服的理性对上了与生俱来的的天性,那场面是十分混乱的。无心作战是必须的,尥蹶子不干是常有的,夜奔投诚―――也是可能的。

美马计不算稀奇,战国李牧,大唐李公弼都用过。贵在充分准备,相时而动,所以大获成功。

北戎民族视马为兄弟,兄弟为了异性背叛了立场,可谓是在肋骨上插了两刀。这几个不讲理的部落打消停了,其他讲理的大家还和和气气做生意。拳头够大,力量够强,做生意也好做。大夏皇帝的日子从来没有这么消停过。

皇帝:朕想要消停会儿容易吗?这可不是朕不要脸才换来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