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未来的事情还没有发生,而前的利益是需要保证的,这也是法磊爵士今天来的目标。
所以尽北洋军有着诸多问题,但是就目前来说,北洋军依旧是唯一能够维持中国统一的势力。至于未来的事谁也说不清楚,谁也不知
过几年袁世凯会不会
了
当皇帝,更不知
国民军会发展到那
地步,说不准以后能取代北洋军也不一定。
国民军历尽苏南战事两个月,各方面的消耗都极其大,参战的数个师当中兵力都损失惨重,虽然前后补充了上万新兵和分的武
装备,但是兵力和武
装备上都无法和战前相比较,现在各师都急需
行休整补充,尤其是还在扬州
守的警卫师更是危机重重,继续打下去恐怕警卫师就得被完全打掉了。
首先是北伐,北伐两个字不是说说就可以办到的,需要众多的条件相互合。先不说国民军如果渡江北伐的话会遇到北洋军的顽
抵挡,更不提一路沿着津浦线上千公里的战线。单单是国民军内不所面临的困难也不允许国民军继续
行大规模的战事,甚至发动北伐战争。
送走了法磊爵士后,陈敬云自己也是一个人呆在书房里陷了沉思,考虑着目前的苏南战事,考虑整个国内局势,更考虑着国民军的未来,思虑半天后觉得这个和谈还是有必要谈的,至于怎么谈那里另外一回事,但是谈是要谈的,国民军在前期作战当中,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果,控制了长江以南地区,尤其是控制了南京这个战略要地,切断了北洋军大举渡江南下的通
,使得日后北洋军要南下的话困难大大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
行下一步战事却依旧是个麻烦事。
除了人员和武损耗外,国民军的后期供应也已经跟不上了,原本在南京战役发动之前国民军的弹药库存就已经到了很低的地步,期间早已经开始对各
队
行弹药限量供应,使得前线
队无法得到足够的弹药补给,南京战事一结束之后,后勤
脆就大幅度降低长江南岸
队的供应,把主要的弹药供应都集中到了警卫师那边。然而尽
采取了限量供应,但是国民军的弹药库存也已经见底,
本无法凑够足够的弹药来
行一场大规模的渡江北伐作战。
和北洋军打了一仗,而且还是取得了不小的胜利,但是这胜利是有着众多条件而形成的。首先很重要的一
就是北洋zhèng fǔ由于缺少足够的军费,导致不能支撑太多的
队上前线作战,苏南战事中满打满算也不过四个师一个旅,这还是逐次投
的结果。假如北洋军获取了足够的贷款,当军费不在困扰他的时候,北洋军全军南下,少说也是十个师,然后加上北洋军
系下的其他军队,比如定武军、安武军、毅军等等,这些军队虽然暂时还没有改编为北洋军zhōng yāng陆军的编制,但是这些军队和北洋军的联系是千丝万缕,乃是同属于北洋这个
系之下。这些军队加起来数十万之数,一旦有了足够的军费用起来的话,那么就是横扫南方诸军阀的态势,到时候别说国民军dú lì支撑,哪怕就是和孙文联合起来都很难抵挡。
了解到英国方面的意向后,更从法磊爵士中得知这次的和谈倡议不但英国方面提
,而且还是各国列国方面的意思,这就不得不让陈敬云慎重考虑了。
为了解决弹药问题,国民军想了很多办法,除了让福州兵工厂下属的各个兵工厂赶班赶外也扩建生产线,自产严重不足之下又
行大量的采购,包括向日`本和
国采购。不过日`本现在由于平衡中国局势的缘故已经停止对国民军的采购供货,只剩下一个
国方面的来源,外购弹药不仅价格昂贵,更重要的是无法及时到达中国,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从
国采购的应急弹药都还没有回来呢。
在国民军储备到足够的弹药之前,国民军已经没有能力在苏南发起一场大规模的战事,更不用说渡江北伐作战了。除了陆军弹药外,海军的弹药也已经宣告枯竭,目前海军方面已经把主力舰队停泊在江基地,只在南京江面上保持有限的几艘军舰而已,并且已经停止和北洋军方面的大规模炮击行动,这一切都是限制于弹药的
缺,海军
已经上报陈敬云,称目前海军的剩余弹药已经严重不足,而为了保持对长江的封锁阻断北洋军可能
行的渡江作战,海军
已经决定让大
分舰艇停止
然而这两个选择都不是什么好选择。
是大举渡江一举夺取江北,然后沿着津浦线北上,来一次彻底的北伐?还是和北洋军保持现有态势下的军事对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