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七百一十九章1934年编制二合(3/4)

而是要数百上千辆的坦克,而且还要数以万计的各种卡车以及各种新式装备,这所带来的压力是非常庞大的。

这个时候,沈纲也是在一边道:“对于装甲部队的战斗力提升,方大山那边也是提出了建议,说是目前装甲部队中的各种牵引火炮对部队的机动造成了极大的不便,提出了要采购自行化火炮的计划!”

“自行火炮?”陈敬云一听当即道:“哦,这方面的技术没有问题吧?”

沈纲道:“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芜湖重型机械公司那边已经有了样炮,采用我们原有的t6系列坦克的地盘,然后装备105毫米的火炮,不过这种自行火炮的口径略小,对于普通步兵师来说105毫米的口径已经足够用了,但是对于装甲部队来说还是略有不足,按照我们的预计,装甲部队的师属火炮团里,至少需要一个营以上的155毫米榴弹炮,所以是准备研发一款155毫米自行榴弹炮。”

沈纲说的也没错,对于中国陆军来说,一战时代师属火炮75毫米口径还可以,二十年代到中日战争时期105毫米口径的师属火炮也算好,但是进入三十年代后对于装甲部队来说,师属火炮仅仅只有105毫米口径是严重不足了,毕竟装甲部队是快速突进的部队,后方不可能还跟着一大群的155毫米重炮,也就是说运动战中,装甲部队很少能够得到155毫米口径以上的重炮支援,这后方没有支援,就得靠自己解决了。所以装甲部队自身装备155毫米的自行榴弹炮是非常有必要的。

听到这里,陈敬云道:“嗯,不错,装甲部队的各种新式装备的研发和装备是不能停滞不前的,这个自行火炮听上去也可以,改天我看一看!”

沈纲道:“没问题,我让他们去安排,本来就要进行招标试验的,到时候还有另外几家公司的产品也会一起展示!”

和军方的人谈过了后,陈敬云又是和政务院那边的人交谈了起来,这会说的自然不是军事方面的了,而是说的经济工业方面的事情,这两年中国的建设重心可不是军事装备的建设,而是经济方面的发展,为了能够在即将爆发的世界大战中拥有足够强大的实力,中国这些年可是埋头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建设,其中最为代表性的铁路更是发展迅速,国内东部地区建设了众多的支线铁路网,把中国目前现有的数条干线动脉连接了起来,并且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如果说东部和内陆地区的铁路建设都是为了发展经济而建设的话,那么在大西南地区和大西北以及北方地区的铁路建设,那完全就是国防工程了,比如西北铁路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中国部署在西北和西伯利亚地区的部队得到补给。

在之前,中国驻扎在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的部队只能依靠俄国的西伯利亚铁路进行运输,而这一条铁路的运输力对于维持西比利亚地区的中俄两国上百万大军来说很勉强,一旦开战后很有可能忙不过来,更加不要说继续往这一地区增兵了,前些年为了解决西伯利亚铁路运力不足时保障前线部队的需求,中俄两国所采取的办法就是在西伯利亚地区囤积大量的物资,但这只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所以为了彻底解决中国部队在中亚和西伯利亚地区的运输难题,这西北铁路的建设也就一直没停下来,国内段建设完成后,就是通过了阿拉山口然后继续往中亚的哈萨克方向修,然后连接了原来俄国修筑的中亚铁路。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