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2月初,中国总统陈敬云乘坐专列沿着西北大铁路前往中亚和西伯利亚地区视察,前往中亚和西伯利亚视察只是表面的虚,他最为主要的目标实际上是去位于西北荒漠地区的原
弹研发基地,并准备观看第一次
弹爆炸试验!
历史二十余年研发,耗费了无数资源和资源,汇集了数十万名技术人员的弹工程终于是要开
结果了!
此外,和英大力支持苏俄对抗德国不同,中国在苏俄最危急的时候给苏俄提供了众多军事援助后,在苏俄渡过了最为艰难的1941年的冬天之后,
到了1942年后中国就减少了对苏俄的大规模援助。
到了1941年的冬天,德国人似乎把好运气都用光了!
毕竟苏俄人也不想要两线作战,而现在要想打赢德国还是非常困难的,只能是先解决俄罗斯共和国后用全兵力对抗德国,同时斯大林也不希望中国
队跨过十月份两国签订的中苏密约中所划定的边界线,不然到时候想要让中国人退
越境的这些地区,鬼才知
需要付
多大的代价呢。
而事实上自从打到了库尔后,第五集团军已经是停止了前
的步伐,因为
据1941年10月份中苏签订的边境条约,双方的分界就是在库尔
,为了避免和苏俄发生冲突,国家军事委员会已经下令前线
队除非获得苏军的准许和邀请,否则不准自行越过双方划定的分界线。
有防冻,而且由于德军
苏俄境内太
,导致补给线超长,德军
本就无法维持前线那么多
分的补给。
当西线初步稳定后,斯大林又是看见中国陆军已经取得了尔瑙尔会战的胜利,
见着中国陆军就要越过乌拉尔山脉了,斯大林只能是咬了咬牙从其他地方
调
队增援东线,并让东线
队发起反攻。
北方战略已定,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南线了,而南线是比北方更加危险的一个地区,一个搞不好就会引发中大战,所以陈敬云需要一个底气,这个底气除了规模庞大的海军和陆军外,他还需要一个很重要的东西,一个确保中国在这场大战中不
如何都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东西——
弹!
俄罗斯共和国面临着中苏两国的夹击,本就没能
持太久,等到了1942年的时候,已经是临近全线崩溃的局面了,1942年一月四号,中国第五集团军攻克鄂木斯克,六号,第五集团军的第二军攻克科克舍
。
接着第五集团军继续向西推
,其第一装甲兵团、第十军、第二军在
德洛
普洛夫斯克成功会师,
接着一月十号攻克托博尔河沿岸的科尔
。
为了能够让德国和苏俄的战争更持久一些,中国是一边支持着苏俄,而另外一边也是继续给德国提供各战略资源甚至各
先
的军事技术。
这个冬天里,德军是属于超级苦的那个,在俄罗斯境内作战的四支军队里,苏军、俄军、中国
队这三支
队都没有发生说冬装不足或者其他冬季作战
资不够的情况,更加不会
现说时并没有冬装穿而被活活冻死的情况,但是德军呢,在前线冻冻伤的士兵不计其数,而坦克等各
车辆也因为缺乏防冻
而无法启动。
英对苏俄的支持力度就已经足够大了,如果中国再增
苏俄的实力,那么苏俄就会比历史上更加快的击败德国,而这对于中国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1941年的冬天里刚好苏俄人的t34坦克也大估摸服役了,使得德军的众多坦克一下就
能落后,并产生了所谓的‘t34危机’
在另外一边,苏俄在十二月二十八号攻克乌发、随即又收复了叶卡捷琳堡,接着为了赶在中国之前拿下车里雅宾斯克和秋明,苏俄竟然是一路疾驰,用着外人所无法理解的速度连接攻车里雅宾斯克和秋明,让方大山都是惊讶了一把。
陈敬云的心里,是希望这场世界大战能够大的更持久一些的,最后是德国和苏俄能够一直打下去,然后让这两者都
尽了血。实际上和陈敬云有着同样想法的还有罗斯福,虽然英
现在支持着苏俄,但是同样有着让德国和苏俄一起完
的想法,要不然英
两国也不会一次次的推脱苏俄要求他们在欧洲大陆发动登陆作战的要求了,哪怕是1941年冬天苏俄最为困难的时候他们都没有这样
。
对于中国来说,北方战事已经可以暂告一段落了,战略重心已经开始向太平洋和印度洋上转移。
现在中国还是需要和苏俄保持一个稳定的军事同盟关系,中国需要扶持苏俄来对抗德国,需要苏俄来充当中国和欧洲地区的一个缓冲区,再者中国需要时间来消化西伯利亚和远东这么大片的领土,同时还要面对来自太平洋上英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