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百二十二章重生于康熙末年子(2/3)

不过随即一想,他也明白过来,太仆寺竟是个清贵衙门,怪不得京前人情往来,反不如在郎中时多。那些新外放的官员或京陛见地官员,都要给六司官送各孝敬。冬天有炭敬,夏天有冰敬。

河这边地太仆寺属员,除了唐执玉,还有两个小史。那两个小吏品级低,这几十年的政资料算是机密文档。除了太仆寺卿与少卿外,其他的人只有太仆寺丞与主簿可以据自己职责内的公务,查阅一分,这两个小史还没有资格看这些。

曹晓得这些后,再看着唐执玉地目光便多了些敬重。自己派人往河送文档地用意,曹也没有瞒唐执玉。有这个负责地少卿在,不用白不用。

待见到曹全神贯注,左手账册,右手算盘时,劈里啪啦地算起数据与账目,唐执玉只能叹。

虽然没有说那些谢的虚词,但是单凭曹这个外行。以这方式来介太仆寺的公务。而不是两嘴一碰,为了维护主官的权威瞎指挥,他对曹这位主官地印象便好上许多。

曹心中有些纳罕,京官虽然不比地方官,可以刮地或卡卡属地富的油儿,但是也有些属官的孝敬。

接下来地日,曹便同唐执玉两个一。逐年统计康熙九年至今这四十三年地牧场各数据。牲孽生数与虚耗数,照每年,每月的数据统计,对其中有瘟生的年份格外标注。

太仆寺两翼牧场前场,隶属兵,顺治初年设置,主要是为了军队放牧与供应匹。当时,同时设置的还有陕西苑场。到康熙四年,苑场的匹与牧丁并场,取缔了陕西那边的场,而是将场集中的外这边。康熙九年,场从兵改属太仆寺,有国家牧场转为皇家牧场,并且分设左右两翼牧场。

像太仆寺这样的衙门,自然就没人会记得了。撑死了在“三节两寿”时,下边的属官会送上些表礼。那些小官就更穷了,这表礼也不错是应景罢了。

唐执玉虽然为人有些耿直,仕也将近十年了,自然晓得这个东西算是主官分给自己的功劳。

因小满与唐顺也熟了。私下也问了不少话来。唐执玉书香门第,父母已丧,不过现下供养着一个寡妇婶与几个堂弟。那几个堂弟都在求学。费大些,其中有两个已经是秀才功名,在京城读书等着今秋的恩科。再加上他自家儿女也不少,这日就过得些。

他给京城那边去了公文,让人将太仆寺这边现存地场资料都送到河。

甚至有的时候,曹还不禁错觉,是不是康熙为了保护自己,降低众人对他



对于唐执玉,虽然其为人显得刻板了些,但是曹却是有几分真心敬佩。别的不说,就说唐吃穿用度,是曹所见官员中最为节俭的。而且观其为人行事,不似作伪。

其他人。或许想着要自己个偷摸了,挣个功劳。升升品级什么的。曹却没有这想法,对于现下这个从五品官职,他心里还算满意。

官场上都说曹家几辈面都落到曹上,所以他得以幸,小小年纪便居显官。唐执玉自己是正经的科举。自幼苦读诗书,科举了好几次,三十多岁才考取士功名。因此,对于曹这样靠着家族余荫上来的年轻人,他本来是有几分鄙视的。现下却真心生几分敬佩。

说是不想让康熙失望,或是责任使人也好,曹还是想个名副其实的太仆寺卿。因此,留在山庄的大分时间,他都起了统计员。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