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英雄暮年(2/2)

“那一房的几个小,都在读书,年长的一个,已经考上了秀才。几个小的,明年也要开始童试。俺家这两个混小,却委实不是读书的材料。此消彼长,如今俺还在,看在俺这张老脸上,王全奉不敢闹得太狠,王全泰也不会给他撑腰…若是俺没了,剩下这两个小的,空有嫡宗名分,守着偌大家产,还不知会怎样…这海贸之事,也算给他们留条后路;倘若有一日老家那边待的不安生,也可以京…”

*

不说自己怂恿老娘分家,在哥哥娶亲节骨难为哥哥嫂,连聘银都不预备,反而说族长用心不良,挑唆他们兄弟手足情分。

当初,他之所以想要成全王全泰,大半还是因王鲁生的缘故。

曹颙听着,面变得肃穆起来。

天佑带着家下人,已经在前院等着。

曹颙立时应下,心里已经有了计较。

曹家上下,皆以知晓曹颙到京的消息。

若是李诚持,曹颙就想让他同郭全有结个伴,在洋商队里补个差事…

还好,赶在二月初四,到了京城。

而后,他又到门外,打了个转,递了牌意思一下。

待撩开车帘,看到京城的城墙时,曹颙狠是松了气。

“七哥没写信给王全泰,他就任由他弟弟胡闹?”曹颙的话中,带了几分冷意。

饶是如此,一千八百多里路下来,也使得人旅途疲惫。

曹颙换了上官服,叫初瑜找一素服换上。

李氏则将儿上下看了好几遍,很是心疼,说儿清减了,让初瑜多预备些补品,云云。

李诚自从回京侍疾后,每次见到曹颙时,都问及海贸之事,隐有洋之意。

王全奉早年势弱,还夹着尾人;近几年招摇了,倒是说起王鲁生不是来。

曹颙本担心李氏上了年岁,因哀伤,待见到她一看,清减是清减了些,可气神儿还好,许是见到儿,眉之间都是喜。

“昨日李诚过来,说起都预备齐全了,后日殡。”初瑜:“‘六七’时,天佑也过广化寺那边去瞧过,也说预备的差不多。”

雍正并没有传召,而是打发人传旨,让他明早递牌请见。

江宁已是开,京城却是倒寒时节,空气中带了几分清冷。

曹颙虽有权势,却是远解不了近渴。郭全有却是他义,若是现下能扶持起来,对两个儿也多了份助力。

洋船队,需要大量人手,所以王鲁生就想给郭全有捐个,跟着船队洋也好,在补差事也好,拜托给曹颙。

他是太君的外孙,既然到京,也应过去祭拜一二…

最后,王鲁生依旧持了最初的意思,标下那十五分海贸份。

来,曹颙骑回家。

随着他的忍让,王全奉蹬鼻上脸,谋了族老位置,开始对于族中大小事务指手画脚起来。

王鲁生这个忘年,是个有情有义的好汉,是北六省绿林都称赞的“赛孟尝”

若是王全泰真忘恩负义,容忍兄弟侵吞王家嫡宗产业,那他这个外人少不得也要闲事。

对于他这行为,王鲁生恼急,可也不能下狠手收拾他。毕竟,要顾虑王全泰那边。

太君殡的日定在二月初六,所以曹颙回程时日并不太赶。

两人上次相聚,还是数年前,曹颙就不好立时就走,又在江宁逗留了三日,二十三这天,才启程返京。

如今,英雄暮年,竟要受小人之气,如何能不让曹颙着恼?

王全泰本人,则趁着早时节天气好,继续南下,巡视广州那边的生意。

更不要说,还是因他曹颙介绍的缘故,王全泰才投靠到十三阿哥门下,有了今日的位置。

若是因此,令王鲁生下半辈不安宁,曹颙还真不能坐视。

王鲁生闻言,带了几分苦笑,:“疏不间亲,况且今年又是大比之年,王全奉已经京预备会试…这科不行,还有三年;他不行,还有他家的几个小…那一房已是崛起之势,旁支繁盛于嫡支已势不可挡…”

了城后,曹颙先打发人将乐康喜送回同仁堂,又叫张义带着其他人回曹府安置,自己去了吏

看到儿回禀家事有条不紊,曹颙颇觉欣,吩咐家将江宁带回来的东西库,自己带着儿去内宅见李氏。

随着他返京的,除了曹府诸人外与乐康喜大夫外,还有王鲁生的义郭全有。

他如此安排,也是煞费苦心。

见老人家心情好,曹颙没有扫兴,回梧桐苑换衣服时,才同妻问起太君的后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