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个很简单的比方:在未来的某一天,德国和国突然发生了争端。德国海军有一百艘潜艇,
照正常
署和
换比例,有十艘
署在西大西洋,而这十艘装备远程攻击武
的潜艇可以在第一时间威胁
国的沿海目标,使
国政府投鼠忌
,甚至在
国海岸区域引发恐慌,这就是侵略
若是某一天我们突然遭到了
国使用大规模毁灭
武
的攻击,
署在本土和其他陆上地区的远程武
遭到损坏而无法
行反击,只有
署于海洋各
的潜艇凭借其隐蔽
躲过了第一
打击,那么在这
情况下,这些潜艇仍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用大规模毁灭
武
对
国的目标实施打击,这就是报复
若是没有这些技术先
的潜艇,
“敢问总理阁下,何谓侵略?又何谓报复
?”京特。古泽显得很是不解,当初让这位海军老将接受航母控制论就已经相当不易了,要再让他充分理解潜艇的发展和作用,同样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在这情况下,驱逐舰、潜艇等
积相对较小、造价相对低廉但续航时间并不短的轻型舰艇就显得非常实用了”说完这些,罗
细心观察着这几位海军将领的反应。鉴于当年希特勒一手独揽军政大权导致的诸多弊端,新宪法要求军政分离,原则上总理是不得直接
预
军事决策的,然而当个人威望与宪法
系发生轻微
时,人们有时候更倾向于睁一只
、闭一只
。何况罗
初登总理宝座就脱去了军服,在各
场合都穿着简便朴实的平民装束。纵然如此,由于长期在战略方面展现
了过人的判断力,上任后不仅没有削减军队开支,反而大幅提升了军队现役与退役人员的待遇,军队将领们大都十分信任和支持他们的新总理。
“作战空间,好,这个词用得好”罗旗帜鲜明地对邓尼茨的意见给与了支持,接下来,他以自己最擅长的手法分析
:“诸位三十年前,没有几个人能够判断航空母舰会从丑小鸭变成大天鹅,而从1912年到1942年,这三十年间潜艇从小到大、从弱到
,技术
步的程度并不逊
于航空母舰,至于说三十年后,它的战略作用恐怕要比我们今天所能够想象到的更大如今的潜艇最多只能有24节的海上航速和10节的
下航速,但我相信在不久的未来,这个数字会有很大的提升,而且随着雷达和火箭技术的不断
步,单艘潜艇的控制范围和控制力都会有很大提升,它们的隐蔽
又将是其他任何舰艇都无法比拟的就我个人的看法:哪个国家放弃了航空母舰的发展,就等于放弃了未来对海洋的控制权,而哪个国家放弃了潜艇的发展,便放弃了海洋战略的侵略
与报复
”
邓尼茨当然不知自己如今还“屈居”海军上将之位,完全是由于
前这位新任总理改变了历史的原有
程,而从大局的角度
发,德国潜艇
队发展迟滞总比独木难支要好得多。
只见邓尼茨起
膛,不卑不亢地说
:“诚然,我们的潜艇在这场战争中取得的战绩不如上一场那么惊人,但我们还是创记录地击沉了英国航空母舰,并在封锁英国本土的作战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德国海军的战略目标已经从破
战转向保护本国海上航线、与敌主力舰队作战,但从潜艇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这
兵
在今后的战争中仍有相当大的作用空间”
为了保持相对轻松的讨论气氛,罗先
了
,然后转向邓尼茨:“我能否听听潜艇
队总指挥官的想法?”
“尊敬的总理,我在这里有必要简单解释一下”年迈的京特。古泽心平气和地说“我们削减潜艇数量,主要是考虑到德国海军作战任务的变化。当下,我们的潜在竞争对手主要有三个:国、日本和意大利。若是海上战争发生在广袤的大西洋或是遥远的印度洋,战列舰和航空母舰将是绝对的主力,航速慢、单艇控制范围有限的潜艇只能扮演非常次要的辅助作用;若是战争发生在地中海,我们
署在南欧和北非的飞机将让意大利人不敢
海,而中近程攻击潜艇显然可以比远洋潜艇发挥更为实际的作用如此一来,建造先
的远洋潜艇就显得不是那么迫切和必要了总理阁下,您觉得是否有
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