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百四十六章打乌米(2/2)

连守信就带着五郎、连蔓儿和小七往地里走,他们去的是北面赵家村那块地,离的不算远,只连守信提了一个篮,爷几个也没车,就走着过去的。

连蔓儿、五郎和小七将一乌米分吃了,就分散开,各自拿了两条垄向前走,搜寻乌米。粱叶刮在肤上,有些地疼,但是在庄人家的孩中,这本一都不影响他们寻找乌米的快乐。

粱地,连守信掰下第一乌米,将外撕开,里面白的瓤,递给连蔓儿。连蔓儿掰下来一段吃了,从自己的记忆中搜索了一番,这才大概知了,乌米到底是什么东西。

xxx…xxx

找到乌米,掰下来,谁也没有再吃。

玉米加上地瓜,她今年不仅能大饱福,还能大赚几笔,这真是让人兴。

因为粪的量足,今年的雨又好,不粱、玉米、糜都长的很好。

而这个时候打下来的乌米,是小孩们最味之一。既可以就这么生吃,也可以拿回家去蘸酱吃,外面裹了豆腐蘸酱吃,还可以和土豆、豆角一起炖了吃。

“拿家去,晌午咱买上一斤豆腐,卷着蘸酱吃。”连蔓儿是这么打算的。

五十两银的定金支完了之后,武掌柜又亲自送来了五十两。这些钱,都被连蔓儿派了用场。盖新房要用好木料,这件事托给张青山。靠山屯往北,就是山老林,那里上了年的好木材多,张青山又有拜把的兄弟在那,拿了连守信写好的木材尺寸、用途,可以心地挑选好木料,提前防虫和防腐的理。

送上二更,求粉红。(未完待续)

还有琉璃窗,也是定了尺寸、样,由吴玉贵和吴家兴父两个拿去琉璃厂,给了定钱,开始慢慢的烧制。

粱地,爷四个又到旁边的玉米地看了一圈,玉米地里没有乌米,玉米长的很好,结的玉米穗从外面就能看,里面已经开始长玉米粒了。

虽然张青山面大,说话用,但是连蔓儿还是先给了定钱,好让人为他们事、的心里安稳。

“那我也去。”连蔓儿正好算完了账,就将账本收起来

“你们爷几个就去散散吧,晌午记得回来吃饭。”张氏就笑

连蔓儿瞧着半篮乌米,有些小小的纠结,乌米不多,说明粱的长势好,她应该兴。可是她心里的某个角落,是希望能打到更多的乌米的。

这就是打乌米。

“今天有啥事?”张氏就问。

“正好没啥事,那我也去。”五郎

粱杆的结节,从粱叶来的细长的被绿的外层层包裹着的,就是乌米。

今天又是五郎和小七的休沐日,吃过早饭,过了早最忙碌的时候,连守信就说要下地。

五郎和小七都同意,连守信自然更不会说什么。

看小七这个样,就是连蔓儿本来不知,也立刻就能猜到,打乌米是跟吃的有关,而且还很好吃。

“爹,我跟你一起去。”小七立刻就

这个年代没有农药,好在乌米也没那么容易大面积爆发,相反,由于庄稼人的植经验都很丰富,乌米的现是比较少的。只要在乌米的生长初期,将乌米掰下来,就可以解决问题。

“今天打乌米。”连守信就

黑穗病的初期,乌米是白的,很,而且味。若是放任它继续成长,后期乌米就会变成黑、膨大,不仅不能吃,而且还会粱叶,影响粱的收成。

“多亏下来这笔钱,要不等到秋下,咱就算能把房给盖起来,也没这么周正。还有屋里面的东西,咱也置办不起来。”张氏

此外,还有砖石、砂、新家,这些也要开始准备,也要给定钱。

乌米,其实是粱的一病变,学名似乎叫黑穗病。是由于植密度过大、或者料没有完全糟透等原因引起的。

“四叔、蔓儿,快回家,家里来人了。”连叶儿急匆匆地从地跑过来,一边声喊。

打乌米,自然的是粱地。玉米地也可能有乌米,但比粱地要少许多

连蔓儿就忍不住抿了嘴笑。

走到地,连守信去跟看青的人说话,连蔓儿就在地瓜地里蹲下,小心地查看地瓜秧。从地瓜秧的长势上,可以估计,地底下的地瓜必定也长势喜人。

将一片粱地都搜索完,打下的乌米也才装了半篮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