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百五十章年将近(2/2)

“今天这,吃足了没?”张氏挑了个冻梨,将上面的冰壳都净了,递给小七,一边笑着问

饭是大米饭,菜依旧是传统的杀猪菜。一大锅连骨炖酸菜,上面蒸的是血豆腐。另一个锅里将大米饭铲来之后,就开始炒菜。

地下是一张大桌,坐男客,有连守信、吴玉贵、吴玉昌、五郎、吴家兴、张屠夫、连守礼,另外又请了王幼恒、鲁先生、老黄几个客人。

连蔓儿并不觉得杀猪菜油腻,她借了连枝儿递过来的茶,慢慢地喝着。

赵氏这几个月,喂猪很是尽心尽力,这几猪能长成这样,多亏了她和连叶儿。赵氏过日比较细,给她的那猪,她就不想杀,想着都用来卖钱。

这顿饭,一直吃到下晌才散了。

因为猪都养在老宅,一大早,一众人就奔了老宅。连守信选了一的猪,捆了让五郎、吴家兴和小七用小车送到新宅。另外的五猪,则是泡给张屠夫,也就是不杀,将猪卖给张屠夫。

这在庄人家,是养的极好的猪。

猪,都被从猪圈里抓来,捆好了四蹄,放在张屠夫带来的大称上过称。连家的这几猪,称过之后,分别是一百八十七斤,一百九十斤,一百九十一斤,一百八十八斤,和一百九十三斤。

张屠夫收购猪,是照每斤十四文钱收的。这是一年之中的最价,赶上快过年了吗。

这才是杀年猪啊,再也不会像去年那样,只分到一条。这整猪都是他们自家的,他们怎么吃就怎么吃。

这样算下来,去掉买猪羔的成本,这一年喂猪的糠的成本,一只猪的收益是两吊钱有余。对于庄人家,这是笔不小的款项。积攒下来、娶媳妇、盖房等大事,就都靠它了。

,是三十里营这里的乡村土语。老人们一代代传下来的,饭后千万不能就躺着。

炕上是两张炕桌并成一张大桌,坐女客,有张氏、吴王氏、吴玉昌媳妇、赵氏、然后就是几个女孩,小七因为年龄小,就跟着张氏坐。

另有在老宅帮忙的人,像媳妇这样来往的近的人家,都送了猪血或者杀猪菜,吴玉昌的娘不来吃饭,也送了杀猪菜过去。

******

“你们也别多心,这半年,你们娘俩,还有他三伯都没少帮衬我们,尽心尽力的,铺里、地里啥的,这个情,那不是用东西能称量的。你们要是不要,那我们以后都不敢找你们帮忙了。”说到要给猪的时候,张氏是这样对赵氏说的。

张屠夫打发人用车将五猪先都拉回家去,就又拿了杀猪的家伙事,跟随着连守信往新宅来。

新宅这边有吴玉贵、吴玉昌、吴家兴等人,早将一切都准备妥当了,张氏、吴王氏几个媳妇也在厨房里将都烧得了。

张氏和连守信都是满脸的喜气,连枝儿、连蔓儿、五郎和小七都穿的和和地,也都是满脸的笑容,抑制不住心中的喜。

连蔓儿一家商量好,早又和连守礼、赵氏、连叶儿一家三说了,她们那一猪尽卖,连蔓儿家杀了猪,会另外给他们分猪,让他们过个丰足的年。

“都坐起来,也不怕漾。”张氏笑着招呼小闺女、小儿过来,或是喝茶,或是吃冻梨解腻。

猪很快杀完了,张氏笑呵呵地分派猪血。男人们忙活完了,就都去正院的前厅吃茶说话,女人们忙着烧火饭、菜。

三十里营这里,将屠夫选购猪,准备运回去宰杀卖,就叫泡猪。泡只是发音,的应该是哪个字连蔓儿并不清楚,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她也不知,问过连守信,连守信也不知,只是故老相传,就是这么说。

还有从上房手里买的三猪,都已经长的膘壮。一家人早就商量好了,杀一,一都不卖,就留着自家吃和送礼。

送上二更,求粉红。(未完待续)

等饭菜都准备得了,就在前厅开了席。

所谓的过日细,就是裹日非常节俭的意思。

提供无弹窗全文字在线阅读,更新速度更快文章质量更好,如果您觉得网不错就多多分享本站!谢谢各位读者的支持!

连蔓儿家这五猪,总共是九百四十九斤,总共价款为一万三千两百八是六文钱。

连蔓儿和小七都吃的肚圆鼓鼓地,就靠在东屋大炕的炕上,晒着日影,低低地说着话犯懒。张氏、连枝儿、连守信和五郎先后也从外面来,连枝儿手里端着沏的茶,张氏端了一小盆泡着的冻梨。

因为赵氏帮着喂猪,当然更主要的是为了帮扶连叶儿一家,早就说定了要给赵氏一猪。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