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百七十六章首战告捷(1/2)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四百七十六章 首战告捷

第一更,求粉红。

***…****

听说五郎回来了,娘儿几个都面lou喜se,忙穿鞋下地往外走。chu了穿堂,就看见五郎抱着个包袱,正从大门口走进来。连守信和赵氏一人也抱了一个包袱,跟在后面。

显然五郎这是刚下车。

众人就将五郎迎进前厅,又将鲁先生也请了过来。大家还没坐定,张氏早就将五郎拉在shen边,问寒问暖。

“娘,你看我这不都ting好的。”五郎对张氏的问话,都一一答了,最后才笑着dao。

去了县城十几天,五郎和离开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变化,看上去反而更jing1神了一些。

张氏听五郎这么说,又将五郎上上下下端详了又端详,这才算放了心。

大家这才问起五郎县试的情况。

“考过了,考了六十九名。”五郎就告诉大家“chu的试题都不难,都是先生讲过的。…就是考场里一开始不大习惯,不过很快也就适应了。”

县试由本县的知县主考,考试分五场,第一场为正场,第二场成为招复,又叫zuo初复,第三场为再复,第四场和第五场都叫zuo连复。能否参加下一场考试,要看上一场考试的成绩。

锦yang县的县试考场规矩极为严格,但是试题却相对简单。这次是从《四书》和《孝敬》中chu题目作文,又考了试贴诗,再者就是从《圣谕广训》中摘选了百余字的断落,让考生默写。

县试是早上天没亮就进考场,到傍晚才能chu来。吃喝拉撒都在考场里,这需要考生有很qiang的适应能力,尤其是要坐得住,静得下心。

五郎年纪虽不算大,心智却极jian韧,虽是第一次进场。却能很快地适应,五场考下来,被取中了六十九名。

据五郎说,这次锦yang县的县试总共取中了一百一十五人。五郎的成绩算是居于中游。取中的这些人已经被登名造册。名册被送往儒学署,同时申报给辽东府,这也叫zuo汇送。

只有在汇送名单上的学子,才有资格参加辽东府举办的府试。

府试定在四月份举行,如果考过了府试,就取得了童生资格,可以接下来参加院试。通过了院试。才能取得生员的资格,可以入官学学习,并有资格参加乡试。

成为生员,也就是俗称的秀才,才算是初步迈入了士的阶层,可以被称为老爷了。

五郎能通过县试,自然是可喜可贺,但长远来看。这只是漫漫长路成功地迈chu了第一步。

即便如此,初战告捷,也能让一家人为此huan喜、雀跃了。

“幼恒哥考了第几名?”连蔓儿就问五郎。

“幼恒哥考的比我好。”五郎就dao。“他考了第七名。”

“哥,幼恒哥没和你一起回来?”连蔓儿又问。

“没,他要留在县城住两天再回来。”五郎答dao。

“王太医家,还有宋家老夫人那,你都去拜了没?”连守信就问五郎。

“都拜过了。”五郎就dao,这两家待他都极好,还都给了他回礼,这其中,宋家给的回礼又比王家的要厚。

将宋家和王家给的回礼都拿chu来,给张氏和连守信看了。五郎又说起取中后拜会知县,又结实了多少同案的少年等,听得连守信和张氏脸上都笑开了hua。

谈笑了一会,鲁先生就和五郎去了书房,小七也跟了去,他们要重新品评品评五郎应试的文章和试贴诗。

“晚上咱得给我哥接风。庆祝我哥考过了县试。”连蔓儿就提议dao。

“这个应该。”连守信和张氏都点tou“他三伯娘,晚上你们一家都过来。”

连守信去抓了一只ji来杀,准备晚上给五郎炖了吃,张氏也带着连枝儿和连蔓儿一起,开始准备饭菜,赵氏和连叶儿也都留下来帮忙。

“再把家兴他们一家都叫来。”张氏正打算打发人去给镇上送信,吴家已经得了消息,吴家兴先送了rou和酒过来,jin接着王氏就带着吴家玉来了,也要帮张氏料理饭菜。

晚上这一顿的丰盛、热闹就不必说了,吃过了饭,大家并没有立刻散去,将盘碗jiao给大梁子媳妇收拾、洗刷,张氏等人就回后院来,都脱鞋上炕,喝茶唠嗑。

“五郎这孩子,从小就懂事,比一般人灵。这以后啊,chu息大着那。”吴王氏就dao。

“那个科举哪那么好考那。”张氏倒是比较淡然“这孩子爱念书,以前是耽误了。现在家里有这个条件,他能念到哪就供他念到哪。”

说了一会五郎,话题就又转到别的上tou。

“最近太仓那边来信了没?”吴王氏就问张氏。

“刚又来封信。这不是要到清明了吗,说是继祖和他媳妇要回来上坟,提前告诉我们一声。”张氏就dao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