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五百零九章 夏末
第二更,求粉红。
***********
年前去太仓,看到有麦zhong卖,连蔓儿是想冬小麦和chun小麦都买的。但是因为那个时候,即便买了冬小麦的zhong子回来,也来不及下zhong,因此,才只买了chun小麦的zhong子。
在太仓住的那几天,她自己很仔细地ti会了太仓冬天的气温,还没少跟人打听。太仓的冬天,和三十里营子的相比,温度的差异并不大。依照连蔓儿的估计,也就是两三摄氏度的样子。太仓能够zhong植冬小麦,那么三十里营子也应该能zhong。
有了chun小麦zhong植成功的先例,一家人对于冬小麦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但是冬小麦比起chun小麦来说,风险更大。或者说,zhong植chun小麦,其实是没有什么风险的,但是zhong植冬小麦却有风险。毕竟这边没人zhong过,虽然连蔓儿判断冬小麦能够安全过冬,但是实际情况如何,只有zhong了之后,才能知dao。
“一次咱也别把摊子铺的太大了,”连蔓儿想了想,就dao“chun小麦咱是买了十亩地的zhong子,冬小麦,咱就先买上三四亩地试试吧。”
放在别人家,要拿chu三四亩地,试zhong一zhong作wu,而且还明知dao存在着风险,只怕是很难。但是在连蔓儿家,大家却很快都表示同意。
玉米、地瓜,chun小麦,都是这里从来没人zhong植过的,关于玉米,甚至之前大家都不知dao还能当zuo粮食。经历过这些,使得一家人的tou脑和思维都更加灵活。胆子也更大,何况这些还为他们带来了ju大的收益。
冬小麦的zhong子,一家人决定还是去太仓买。不过,他们并不打算去人。而是打算托人给买回来。
现在还不到zhong冬小麦的时候,不过等高粱、糜子那些作wu收获之后,就到时候了。
“等明天我往镇上去一趟。跟老郑家的说一声。听说他们这两天就有商队往太仓那边去,正好托他们给咱买回来。他们在那人tou也熟,啥事都放心。”
这么说定下来,第二天连守信果真就拿着钱去了郑家,郑家很痛快地答应了,保证会将冬小麦的zhong子给他们及时带回来。
不过,回到家里的时候。连守信的脸上却并不见有多高兴,相反的,还有点郁闷的样子。
“爹,咋地,跟谁生气了?”连蔓儿见了。就问dao。
“没生气,就是…我刚从老陆家chu来,就碰见老赵家的人了。”连守信闷声dao。
听见连守信说碰见了老赵家的人,张氏也停下手中的活计,看了过来。老赵家,自然指的是赵秀娥的娘家。
“你碰见老赵家谁了?”张氏就问。
“赵文才。”连守信就dao。
连蔓儿家本来就和赵家没什么jiao往,自从连家上房的人搬去太仓之后,两家之间就更没来往了。只有赵文才看着她家的日子一天天过起来了,就来找过连守信几次。不过是攀关系,想要连守信照看他家杂货铺的生意。
吃过赵文才的亏,又有陆家的铺子也在镇子上,连守信对赵文才的要求,就都只表面上敷衍着,依旧照顾陆家杂货铺的生意。
陆家杂货铺铺子更大。货更全,而且绝不杀熟。她们没有理由去赵家的杂货铺找不自在。
后来,赵家和太仓那边走的近了,常去太仓,也许是一心惦记着那边,刮到的油水丰足的缘故,再加上占不到连守信这边的便宜,就极少来纠缠了。
“爹,他说啥话让你生气了?”连蔓儿就问。连守信老实,嘴上也不像别人那么来得,相比赵文才一张油hua的嘴,连蔓儿就猜是两人碰见,连守信在言语上吃了亏。
“说啥话什么的,我不跟他计较。是他找我商量事。”连守信摇了摇toudao。
“啥事?”连蔓儿就问。
“他让我别再卖麦zhong了,说是他打算从太仓进一批麦zhong卖给大家伙。”连守信就dao。
“他要卖麦zhong,咱不拦着他。他凭啥拦着咱们啊?”张氏就dao。
“是啊,爹,你没答应他吧。”连蔓儿也觉得有些可笑,就问连守信dao。
“没。”连守信就dao“他的话还没说完那。他那意思,是说咱的麦zhong卖的便宜了,他打算从太仓进麦zhong,然后抬高价格来卖。跟我说,让我也把麦zhong的价格抬高了卖,问我家里还剩下多少斤麦zhong。还说这是因为咱们是亲戚,先告诉我,让我也多挣俩钱。要是别人,他还不说那。”
“咱一共打了多少麦子?卖了这些天,咱自己不还得留点儿,就是剩,还能剩下多少。他这是没安好心,让咱抬价,到时候他再卖高价,别人就不能说啥了。”连蔓儿就dao。
“这我还没想到。”连守信就dao“我就是想着,咱这价格都定在这了,半dao儿再抬价,咱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