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十一章违医宋医宋易(2/2)

“殿下您是说火药燃烧后会产生气(这个概念和词汇宋代已现)吗?”陈规细想一下是有像,要不为何燃火枪里的火药后,不光是在枪膛里燃烧,而且枪火焰来呢?

原来陈规在不重要的小事上非常枝大叶,甚至连下的官职都写错过,当时一下就被降了两级,难怪他现在虽然已经五十,而且才智过人,却还只是一个小小的知府了

再说,虞允文并非百里之才,治理淮西并不能令他的才能完全展现来,而且虞允文在内政上的天分比起军事是要稍逊一筹的。

不过虽然这样,赵旉并没有让陈规接淮西政务的打算,研发火与总结守城经验显然更加重要。不过陈规虽然是型火的发明者,但那程只有四五丈远的火枪,与真正可以用于实战的枪炮有着本质的区别。为了说明发的原理,赵旉还特地制作了一个儿童常玩的小玩

行。不久,陈规见李横所士气日渐低落,攻城械也损毁严重,便亲率六十名士兵(武将也未必有如此勇气)拿着他发明的“火枪”(其实就是内装火药的竹,攻击方式更接近于火焰。)杀城去。

盗匪们从未见过这“新式兵”吓得落荒而逃,陈规乘机将李横的攻城械全烧毁。李横怒不可遏,下令全军不顾一切代价,攻德安府城,谁知城内又突然冲数百,贼军猝不及防,死伤惨重,李横不敢再战,只得灰溜溜地率军退走

如此,但陈规大事上却不糊涂,尤其是在治理内政的能力方面,甚至还要略于被称为历史上“千古一人”的虞允文。不过赵旉细想一下似乎也没什么好奇怪的,虞允文虽然是百年不遇的奇才,但他现在毕竟年轻,施政经验哪能和陈规这个老油相比?

“陈大人你看清楚了。”赵旉从怀中拿一支细竹,用一直径三四毫米的小树果住一端,然后以同样的方法将另一端也住,接着用一更细的铁杆对竹一端用力一,只听见“啪”地一声,陈规的脸上已经多了一红印

不过赵旉接下来说的“气受到压缩会产生很大的力量”陈规就很难理解了,毕竟此时的世人基本都以为气是虚无的存在,并没有意识到它也是质的一形态。

赵旉听说此事后叹息不已“若是历史上大宋的君臣们能有陈规这样的认识(妥协会令敌人更贪婪),又何至于动辄割地赔款?”在与陈规一番长谈之后,赵旉对其愈加佩服,不过有些方面也令他极度无语。

赵旉想不到陈规居然有这么的联想和推理能力,看来十几年的地方官没白当。赵旉本来以为这个概念古代人要理解会很困难,一度都打算就以“火”的糙概念指导陈规制作火绳枪,但若不将火焰的本质说清楚,枪炮的后续研发很可能会走错方向,所以赵旉还是尝试着说了一下,想不到陈规竟然一下就理解了,这下赵旉就好办了

陈规不由惨叫一声,不过更多是因为惊吓,而非疼痛。赵旉这样是为了加他的印象,便于他眷理解其中原理,陈规果然没有令他失望,很快就明白过来“不错,气受到压缩,产生推力将这果来。也就是说,如果将竹满火药,也能将堵来的话,便说明火药燃烧会产生气。可它明明是火的,难火焰其实是气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