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一十五章新的兵zhong(2/2)

对他赞不绝,认为他将来很有可能成为相的一代名臣。再加上他是江南人氏,相当不错,原本弱多病的缺陷也因为长期习武和补充营养而得到了弥补。

“嗯,还是应该考一考他才是”赵旉心想反正准备拿下琉球,不如就将这个任务作为对詹会龙的一次考验。于是,赵旉将詹会龙招来,许其自己从军中挑选不多于一千人组成一支特遣队,并拨给他九艘“客舟”要求詹会龙在两年内稳固控制目前尚未在海图上标明的琉球群岛,方法任其自决。所谓稳固控制,就是琉球群岛上必须建起足以让“神舟”级海船停泊的海港,同时不存在任何反对势力。

詹会龙挠挠,为难“光有船也不行,钱粮总该有些吧?”

现在詹会龙的武艺虽然甚至还比不上小他两岁的赵旉,但至少已经很少生病了,而陆两栖队的编制至少也有几千人,主将个人武勇的意义已经不那么大了,詹会龙完全可以依靠他过人的智慧予以弥补。另外,由于长期待在赵旉边学习事,詹会龙受到新思想的影响相当,应该比那些正统武将更能领会陆两栖队的特殊

由于大宋的造船技术步神速,国产的海船已经明显优于阿拉伯海船,蔡景芳对那些阿拉伯船本看不上。而且因为阿拉伯船所用的篷布三角帆与大宋海船所用质方形帆区别很大,只能由雇来的阿拉伯纵,蔡景芳对它们就更加不在意了,只是定期上去抚一下那些离乡背井的阿拉伯人。

这一任务的难度着实不小,即使是詹会龙也不由倒凉气,他立刻提了自己的要求“能不能在军队以外雇人?”

航海方面,除了星盘以外,蔡景芳还带回了阿拉伯快船以及快船上悬挂的三角帆,尽这纯属意外(原因在后文说明)。

可赵旉看到这些与中国海船外观上差别很大的阿拉伯三角帆船后,顿时受到了启发,意识到自己以前思维上的疏漏,居然连风帆和造船技术都给忘了,还好到来却意外地引了回来。

蔡景芳当初从赵旉那里接到的任务中,引印度的棉植与纺织技术是最简单的,只是了几百个阿拉伯金币就轻易摆平。考虑到赵旉引这些技术是为了推广,蔡景芳脆又多了上千个金币雇了不少印度农民和织工回到大宋,有了他们手把手地指导,这些技术在大宋境内的推广普及就更容易了

“真的?”詹会龙大喜,他可一直等着这一天呢,只有手里有了军权,才能为当年无辜枉死的家人报仇啊!于是詹会龙再也不提任何条件,准备全靠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皱着眉就要离去。

詹会龙的年龄倒不是特别的问题,因为这世之中少年成名的将军比比皆是,而陆两栖队对这个时代而言是一支全新的军队,即使赵旉自己脑中也只有一些概念而已,从组建到形成战斗力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那时詹会龙也该完全长大了。不过赵旉还是有些担心,由于詹会龙自小到大一直很顺,没有遇到过真正的挫折(当年家破人亡不是他的责任),如果再一个赵括或者谡,赵旉可就要后悔莫及了。

这时赵旉却突然叫住了他,从衣襟里摸一张军票,给了詹会龙“这是我私人赞助你的一百两银,再多给别人恐怕会有意见。”

“你自己想办法吧,这是我对你的一次考验,通过了就让你带兵。”赵旉摊摊手,笑

“殿下您真是太慷慨了”詹会龙一阵无力,这钱恐怕连补充粮都不够啊!

“可以。”赵旉毫不犹豫地答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