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七十六章力排众议(2/2)

但如果中原大一统政权于衰弱时期的话,则更怕统一而盛的胡人帝国,因为瘦死的骆驼比大,落状态的北方诸蕃讨厌归讨厌,却决不可能灭亡地广人多的中原皇朝,但若他们统一了的话,就完全可以凭借实力优势将汉人大一统帝国一掉,历史上正是如此。其中金蒙清比较好运,碰上了中原皇朝的衰弱期,而辽国就比较不幸

当然,赵旉没那么悲观,他只着了第一,在大宋实力天下第一的前提下,一个大的敌人远比众多弱小的敌人好对付。即使不论前面提到的那些因素,光是分成无数落后总兵力会大幅增加这一,对不想留下后患的赵旉来说,就足以令他大如斗了

之所以现这情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帝国形态运转缓慢,使得北方权的攻方向有迹可循,骑兵机动的战略优势因此大打折扣,中原政权完全可以凭借国力的优势抗。

而就算辽国运气好,抑或是宋军背,让辽军抢了先,那也不必担心。契丹人虽然汉化已,骨里却依然带着祖先的野和贪婪,连胜必然志骄,正是最容易没事找事的状态,只要稍加引诱,还怕他们不主动破坏盟约吗?到那时宋军实力本来就有优势,又在义上占据了制,取胜岂非是易如反掌?

有人又问赵旉,万一辽人这次特别老实,始终信守盟约,那该怎么办呢?赵旉听到后不由冲他连连摇,以契丹人的格,若能够到这程度的话,那只能说明一,他们是真心想要与大宋和平共的。

宋初和辽国战多次,互有胜负,看起来没占到什么便宜,但是不要忘了,那时大宋的皇帝太宗赵光义是有名的军事白痴,无数次瞎指挥,后面的真宗则更是庸碌之人;而辽国则是萧太后临朝,能臣良将辈。在这情况下还能打成平手,孰优孰劣显而易见。

不过,比较有意思的是,即使北方诸胡族完成统一建立了大帝国,他们也和中原皇朝一样周期律的怪圈,一样会盛极而衰。因此,乘着目前大宋实力占优的时候,促使北方诸蕃完成统一,不但现在容易对付一些,就算暂时解决不了,两个大国将会一起衰弱下去,他们以后也不太容易获得好的机会。至少,总比大宋渐渐衰落下去的同时,北方诸族却在不断的征战中保持了野,为将来的统一奠定基础,刚好赶上机会将大宋灭了,要好得多了

以避而不战,玩游击战术,不像辽国在宋军攻时很多时候不得不死守城池,这同样令骑兵优势受到了限制。

注1:匈、突厥、以及北元灭亡后的蒙古,都只是形式上的统一,内依然是落林立,所以大漠诸蕃在历史上真正统一的例,只有辽国和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汗国及其继承者元帝国。另外,女真人以及后来的满人不属于大漠诸蕃,人相对更少,但建立的两个国家一个成功了一半,一个则完全征服了中国,可见衰弱期的大一统中原(文化概念,不是指特定地域。)皇朝对于统一的军事帝国还是相当惧怕的

至于辽国有可能占据过大的地盘,而宋军却碍于盟约而不能对其首开边衅,这情况赵旉也毫不担心。在他看来,辽国未必有实力抢在大宋之前将燕云十六州夺回,而只要这块土地被大宋得到,无论大辽占据多少其他原属于金国的地盘,大宋也一样备战略上的优势。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