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百二十四章功在千秋(2/2)

“我想由你负责,对汉字行全面的清理…”赵旉整理了一下思路,异常认真地说。看到赵楷一时没听明白,他行了一番解释,原来,由于古代通与通讯条件落后,古代汉字同字异形的现象十分普遍(例如《孔乙己》中孔乙己说到的“茴”字的几写法),这些异形汉字平常用不太到,却又往往不能不学,因此古代的中国人不得不在这方面浪费大量的时间和才智,也多少延缓了明步的速度(何况汉字本来就是世界上最难学的文字)。

首先,是要编纂一字典,将历史上所有曾经用过的异字记录下来,以方便后人校勘古籍;然后,再编一供普通人(更准确的是,是非历史专业的人。)使用的字典,里面每个汉字都只收录其各异形中最广泛使用的那个,并以此作为学校汉语教学的唯一标准。举例来说,就是正式考试的时候,如果写其他非官方认可的异字,不但不会被认为是学识渊博,反而会被认为是错别字,当然,历史专业除外…

推行简化字可以更快地提人民识字率,这一决定并没有错,但是当时的准备工作太过仓促,很多简化字只是读音相同就是拿来凑用,结果将汉字原有的规律破坏得一塌糊涂,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另外,对某些实在是难写难记的汉字,赵旉则让叔叔想法将其简化,但必须符合汉字的造字原则,以保持汉字天下少有的内在规律。这是赵旉取了记忆中新中国建国后推行简化字的经验教训而作的决定。

因此赵楷毫不犹豫地就答应暂时放下仇恨,将写书控诉金人罪行的事先缓一缓,而优先执行赵旉布置的新任务。其实,赵楷毕竟曾经差成为北宋的太,对宋代制上的一些弊端还是较为了解的,心里很清楚,被金军在心腹地带肆一通之后,大宋朝廷在财政上将面临极大的困难,至少几年内是不可能再有财力支持大规模北伐了。在这情况下,如果过早就反金的民意煽动起来,只会对大宋的政治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的权力…”赵旉心中慨叹,但面上还是了笑容,并立即向自己的三叔下达了其效忠以后的第一个命令。

( 。。)

赵楷知的意思,即使是现在,赵旉也已经决定用他,但如果两人建立起真正的主从关系,赵旉将会给他更大的舞台。但是,赵旉很明显并不希望自己刚刚投效就自行其是,所以需要考验一下他,只有能够在必要时委屈自己的人,才能得到他更大的信任。虽然在苦难中过了将近二十年,但曾经被誉为是天才少年的赵楷一直还是想要有所作为的,只是一直隐藏在内心罢了。如今既然赵旉肯给他这样的机会,赵楷自然不会放过,立刻躬行礼,摆一副洗耳恭听的样。赵楷本来还要跪下的,却被赵旉阻止了,他以为这是侄顾全他为叔叔的面,心中更是激,却不知赵旉只是单纯地不喜见到别人下跪罢了。

更有甚者,不少酸腐文人将毕生的力都在了这方面的考证上,似乎不懂那么多写法就是无能,结果便令儒家思想越来越偏向于清谈而脱离实际(“事功”的学派也是有的,但很难形成主。),可谓毒无穷。因此赵旉早就有心除这一不好的现象,并有了全盘的计划。

“既然你这么说了,就得向我证明,我要你暂时放下仇恨,为我、更为普天之下的大宋一件事情,你愿意吗?”赵旉坐直了肃然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