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1:历史上是直到蒙元统一了中国以后,没了后顾之忧,先后九次讨伐丽,
丽才不得不放弃鸭绿江以东的土地。尽
如此,
丽原有的版图依然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并在明朝灭元期间抓住东北无主的良机,再次将鸭绿江以东土地抢占。
在军事上对丽
行惩罚
攻击,也是一个选择,但令辽金两国郁闷的是,他们对
丽的数次征伐都没有获得完胜,虽然
丽最终都被打得上表称臣,但两国却都曾经历过惨痛的失败(最惨的一次辽军损失了接近十万人,好在国家大,撑得起。)。而且
丽只是称臣而已(之前连这个面
都不给,俨然以独立的政权自居,
丽与两宋关系一直不睦,与此也有一定关系。),那些侵占两国的土地连一寸都没还给它们(注1)。但辽金两国也只能接受现实,毕竟还有两宋这个
敌存在,它们是不可能与
丽人拼得鱼死网破的
贫瘠、地形崎岖,没谁愿意上任不说,对于统治中心距离这里较远(辽国一直很远,金兵关以后也很远,虽然女真起兵初期曾经教训过
丽一顿,但随着统治中心的远离,死缠烂打的
丽人还是卷土重来,金人也只能坐视该地被
丽人吞并。而南宋军势渐
以后,金人不敢同时两面树敌,便只得与
丽人结好,那片土地也终于名正言顺地划
了
丽的版图。)的辽金两国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毕竟这两个胡人建立的帝国虽然军事上很
大,但是经济就不怎么样了(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直接统治那片土地,对辽金两国都是得不偿失的。而经济上不划算的事情,只要不是非
不可,任何一个政府都会再三斟酌,所以即使是汉人的皇朝,结果也不会有多大区别)。
[]
后来,李成桂篡位建立朝鲜王国以后,对大明表现得十分恭顺,朱元璋顾虑到国内百废待举的状况与远征朝鲜的艰难,最终默认了朝鲜对于鸭绿江以东土地的主权。其后由于鸭绿江这一天然屏障的存在与大明的刻意引导,朝鲜的对外政策开始转为保守内敛,原本尚武好斗的民族格也遭到了第二次阉割(第一次是唐军灭掉
句丽与百济、帮助新罗统一三韩,但由于唐末无力顾及朝鲜半岛,
句丽遗族复国成功而功败垂成。),从此不再是中国的肘腋之患,而其与大明之间的宗藩关系,也堪称古代东方的典范。
当然,朝鲜半岛难打是不假,但只是从陆路攻十分困难罢了,从海路
攻(由南向北打)朝鲜半岛国家的几次战争,要不是有外
势力
手,都足以令其亡国。但没办法,谁叫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大陆国家,缺乏海洋意识呢?而且在宋代以前,中国的航海与造船技术也不能满足跨海远征的要求,倒是日本因为地缘的原因,对朝鲜半岛上的政权形成了天然的压制,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宿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