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板是真的疯了,他甚至无法忍受别人叫他古老板,一听到别人这样叫他,他就会惨叫,撕心裂肺地惨叫。
而郭品骥的荒谬,却造就了一场真实的弥天大谎。
因为是小月的父亲,他对古小月的言行举止简直是了如指掌,所以模仿起来也是惟妙惟肖,惟妙惟肖到,有的时候就连林都觉得,小月还活着,她还没有死。
其实,说是一场意外,不就可以了吗?
没有办法,林只能称他为小月,并必须
照对待小月的方式对待他。
小月之前喜往登记册和账本上画
睛,古老板也闹着要画,林
就把账本和登记册送到他现在的房间里,任由他在上
涂鸦。
“去世了。一个意外。”
林没有细说,客人也没有细问,更没有问起她的那个自闭症女儿怎么样了。
可所有的人,就被他的并不怎么明的演技这么骗了过去。
郭品骥则是一如既往的活泼,带着沉默的吴晓枫和朱时旺,跟老熟人似的,和林打着招呼:
而最可怕的,还远不止于此。
第二年的夏天,让林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几个人不约而同地又来了,甚至连乔海能和纪宁宁都来了。
他还是如此衷于演戏。
十五年前的雨夜,古老板用一极度残酷的、像是被鬼魅附
了的方式自杀了。
林到现在都记得,郭品骥当时
睛里闪耀着的光,就像是一个邪教的主教在布
一样,虔诚到几近狂
。
小月喜吃苹果,之前不怎么
吃苹果的古老板的
味也改变了,总是会要求吃苹果,还把果
在房间里到
丢。
这时候的林,几乎是
于自我保护的应急机制,脱
就把郭品骥编织的谎言说了
来。
可是,当第二个来访的熟客问起来时,林便恐慌地发现,如果对方一旦追
究底起来,问起是什么意外,她就说不
来了。
这次的故事,细节更加完整,内容更加跌宕起伏,郭品骥讲得眉飞舞,倒像是在说书。
“林姨,小月还好吗?”
荒谬吗?看起来很荒谬,但是人心最易被谎言欺骗,因为人总是觉得,生活本就是荒谬一场,所以发生再离奇的事情,也不是不可能的。
第二个客人走了之后,林姨发了很长时间的呆。
到古家旅馆来住宿的,有不少是常客。在郭品骥他们走之后,来了的第一波客人里,恰好就有一个曾经在古家旅馆中住宿的客人,他看到旅馆里只有林一个人在忙碌,就问起那个
情好客的古老板去哪里了。
自己心中的恐惧,明明知那就是谎言,可也不敢违抗这
被制造
来的表面上的一致,只能默默地顺从。
林发了一阵呆,想起在旅馆角落房间的那个疯疯癫癫的人,又想起郭品骥他们在旅馆后为古老板所立起的墓碑,面对着客人的疑惑的
神,她说:
基本上每个熟客都知古老板和林
有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孩
,所以他们会知趣地绕开这个话题,也没有人曾主动提
要去看看那个“孩
”
等到所有的人都到齐后,郭品骥找了个机会,把大家集合在前厅,兴致地讨论起去年发生在这里的、“古老板自杀”的案
。
小月过去喜把自己的歌声录下来,而古老板就把自己反锁在小月的房间里,翻来覆去地听这些录着歌声的磁带,偶尔还会
着嗓
,跟着小月的歌声唱上一两句。
没有人接话,可也没有人离开,他们原封不动地听郭品骥又把去年撒过的谎讲了一遍。
林此番没有细说,是因为她撒不
来那个谎,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她在事后回想起来的时候都会觉得惊讶,郭品骥怎么就能想
来这样的一个荒谬的谎言呢?
当时的林,不知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词汇,叫
洗脑。
小月之前总呆在自己的房间里不来,古老板也闭门不
,甚至不叫林
换洗他的床单,也不愿意换一张稍微大一
儿的床,而心甘情愿地窝在那张小小的儿童床上,把床单睡得满是汗渍。
这就是所谓的集无意识,每个人都为自己的利益担忧,选择
地遗忘一些事,而条件反
地跟从着那个看上去最正确的人,即使他满嘴荒谬。
林沉默地看着这个笑容满面的大男孩,觉得这个人,奇怪又可怕。
乔海能和纪宁宁来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看望那个已经在古家旅馆被安顿下来的婴儿,而是为了某让他们自己来说都说不清楚的目的。
还有一句俗语,谎言重复一千遍,便是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