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50章沮授董昭(2/2)

!#

董昭早就从吕布这十多天的言行中看吕布蕴藏的无限野心和无限可能,他知吕布有文韬有武略,文武相济,肯定能走得比霍光等人更远,能不能超越乃祖吕尚,只是时间问题,到时候自己推他一把,自己便会成为新朝的从龙之臣,远胜于现在这个一县小令。

董昭这个人很有先见之明,多次献计,每每成功,又很有政治光,帮助曹确立政治优势,虽然不如荀彧、荀攸、贾诩、郭嘉等人那么有名,受重视的程度才不如那几位心谋士,但他却是荀攸、贾诩、华歆三人的集合,复合型人才啊。

袁绍挑选卒十万,骑万匹,准备攻许都,沮授建议利用优势军力和地理形势,对曹行持久战“屯黎,渐营河南”稳打稳扎,同时“分遣骑,抄其边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的万安之策,而不必决战于一役,袁绍不能用。

献帝东归抵达河东,沮授向袁绍建议派兵迎接天都邺,然后挟天而令诸侯,畜士以讨不,但因淳于琼等人反对,袁绍不从。

在曹晚年劝曹爵魏公,魏王。

在曹准备西迎天的时候又说通张扬为曹牵线搭桥,之后又促使杨奉表荐曹为镇东将军,奠定了曹奉天以令不臣的基础,后来建议曹劝天迁都许昌。

沮授这番过来是奉迎天的,对待权臣吕布也没有太多的好印象,便敷衍地拱手:“沮授亦久闻将军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真乃一代名将。”

吕布后看了看张颌,也是一个被睁瞎袁绍拱手让给曹的悲良将。

吕布知,董昭之所以那么舒服轻松,是因为他有识主之明。

董昭则要年轻许多,三十,七尺三寸,形略胖,面,没有半皱纹,神明亮,表情愉,跟旁边那个一脸旧社会的沮授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袁绍消灭公孙瓒,置沮授谏阻不顾,以令诸儿各据一州为由,袁谭为青州刺史,为兄弟阋墙埋下祸

两军对峙旷日,沮授说袁绍派遣蒋奇率军掩护淳于琼运粮,以绝曹抄劫,袁绍又不从。曹夜袭乌巢,攻烧粮谷,袁军土崩瓦解,沮授不及北渡而被俘。曹与沮授有旧,遂赦而厚待之,沮授以宗族在北,不降而谋归,遂被曹杀害。

袁绍派颜良攻白,沮授以颜良有勇无谋而谏,袁绍不听,白战败,颜良被斩。

这一次,这两个人应该都不会那么悲了吧。

沮授三十五六岁年纪,八尺,材消瘦,面容清瞿,神充满智慧,只是额间的川字和稍许低垂的眉,似乎暗示了他的悲戚命运。

历史上董昭最初为袁绍效力,在袁绍与公孙瓒对峙的时候假檄文,安定了鹿,后因袁绍听信谗言,董昭被迫投奔张扬。

对于这两位才,吕布本来以为自己要亲去拜访,没想到他们现在就职,前来迎驾,就这样凑巧碰到了,便再次躬:“我吕布久闻两位才大名,今日一见,三生有幸!”

此乃广平人沮授沮公与,现任魏县县令,此乃济定陶人董昭董公仁,现任柏人县令。”

想到这里,董昭便满脸带笑:“若非将军从中奔走,太后与天不能驾临邺城,必遭董贼荼毒,由此观之,将军乃大汉之救命肱之臣,将军以四万弱旅大破十余万白波贼和近四十万黑山贼,如此丰功,可比卫、霍,将军幕府可缺从事,董昭愿追随将军!”

在官渡之战中,曹袭击乌巢,张郃说:“曹公兵,往必破琼等;琼等破,则将军事去矣,宜急引兵救之。”但是郭图却说:“郃计非也。不如攻其本营,势必还,此为不救而自解也。”张郃反驳:“曹公营固,攻之必不,若琼等见禽,吾属尽为虏矣。”结果袁绍听信郭图,不听张郃的劝阻,派他攻打曹军营,结果不但没攻下,缺乏救援的乌巢也被劫了。

说到张颌悲之死,《魏略》所记甚是清楚:“亮军退,司宣王使郃,郃曰:‘军法,围城必开路,归军勿追。’宣王不听。郃不得已,遂。蜀军乘布伏,弓弩发,矢中郃髀。”当时魏国德望重的名将只剩下张颌,司懿为了日后掌权,所以必须除掉忠于曹氏集团的老臣,所以张颌就悲地死掉了。

看看历史上,沮授给袁绍献过多少计策,很少被袁绍采纳,若是有几条被采纳的,袁绍也不至败亡。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