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07章基本国策(2/2)

石韬的职位安排最无悬念,除了担任吕布司隶校尉府的典农从事以外,他主要的工作便是辅佐韩浩抓农业技术,在石韬和常林的帮助下,韩浩的屯田之事蒸蒸日上。

只是搞全民教育,谈何容易。

本来朝廷是有兴办官学的,在平帝元始三年,这个东汉朝廷就建立了地方学校制度,并规定郡国曰学,县、、邑、侯国曰校,乡曰庠 ,聚曰序。由于地方官吏多系儒者,对于修缮学,提倡兴学比较重视,因而郡国学校得以普遍建立,官学和私学织发展,形成了“学校如林,庠序盈门”的景象。

因为原来的前军师祭酒韩浩现在荣升为典农中郎将,负责屯田兵团,吕布便让徐庶担任前军师祭酒,跟随前军师沮授左右,同时兼任张颌师参军,这半年,他跟郭嘉一样,先适应军旅生活,等把实际的军事跟他们平时学习的兵法战策密结合到一块,能够照吕布的“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八字方针行事,吕布才敢让他们独当一面。

吕布不仅要大兴官学全民教育而科举,他还要把全民教育跟全民皆兵结合在一起,打造华夏版军国主义,把东亚地区变成大中华共荣圈。

吕布本来想让徐庶照他们之前商定的去创立中情局,但跟郭嘉一起讨论过徐庶的格,发现徐庶磊落正直的个并不太适合这个职位,而且徐庶有军事谋划的大才,去监察便浪费了。

前那个全民皆兵的计划说了来。

吕布便跟徐庶又仔细商量过,发现徐庶自己对这个中情局的工作也不冒,当时在颍川答应吕布纯粹于好奇和不愿辜负吕布的厚意,现在吕布主动提,徐庶松了一气,因为他一路上一直在考虑如何推辞,却不知该怎么推辞掉这个不适合自己的差事。

吕布便照原来的计划,任命他们为司隶地区的典学从事、劝学从事。

跟随司徽等人而来的还有司徽和胡昭门下的数十名门生弟,还有他们的一些至好友,虽然都是名不见经传,却都有一些才,让非常缺乏亲信文职下属的吕布喜望外。

徽是个好好先生,对吕布的穷兵黩武并不欣赏,但他也不得不承认,想让大汉中兴,全民皆兵和全民教育结合起来,不失为良策。

百分之九十的大汉民都是文盲,这个情况非常不利于吕布势力的发展。

这些参军不仅负责参赞军机,还负责军队思想工作、军纪宣传、军功录、军纪惩戒,权柄甚大,几乎跟军事长官平起平坐,是吕布掌握军队、遏制将叛的良

!#

颍川这些贤士大分都被吕布编宣抚营,经过吕布一段时间的言传教以后,他们大分都被分派在下面的营、旅、师各级参军。从队开始就设立的参军,到了军这一级就变成某某军参军,有些绕难听,吕布便把这个军职省略军字,于是乎,跟队长、营帅、旅帅、师帅、军帅相对应的则是队参、营参、旅参、师参、军参等各级参军。

但是,这些官学、私学全都是为世家弟、寒庶地主弟开办的,那些贩夫走卒、自耕农、佃农、仆之类草百姓的女,祖祖辈辈只能瞎,没有读过书的他们除了依附黄巾余党反对压迫他们的世家大族之外,几乎找不到正当的途径来改善自己和后世孙的命运。

全民皆兵制度已经实施下去,现在呢,就是要搞全民教育,等全民教育推行下去,不十年,汉民族就不再是羊,而是盘踞在东亚的真正的蛟龙,把那些小鱼小虾尤其是东海上那一只爬虫全吃掉。

识字的能治政的人才几乎都来自世家大族以及依附于他们的寒庶地主,打倒了一批世家,还是要用另外一批世家来统治这个国度,虽然第一批世家更仁义良心一些,但那仁义良心也是有限的,世家大族想要长久发展下去,必然还是要不劳而获地取大汉民的鲜血,五胡华可能会推迟若年,但这个世家大族统治下的大汉民族必然还是会衰败,早晚还是会被那些游牧落接二连三地欺负蹂躏。

吕布本来想委任司徽和胡昭兼领征北将军的左军师和右军师,却被两人决推辞了,这两个人早已习惯教书育人的生涯,非常不习惯甚至厌烦军旅生涯,吕布见他们态度决,也就不再勉

自从他们来了,吕布心中那个“全民教育而全民科举”的伟大计划便开始迅速实施起来,当然一开始是打着“教化万民”的幌来大兴官学。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