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35章不只是讨伐董卓(2/2)

吕布皱起眉,叹:“谈何容易!那些诸侯打战不怎么样,勾心斗角一个比一个,因为他们绝大分都是世家,从小就尔虞我诈惯了。”

郭嘉也说:“我们既要到让天下人钦佩中央军的忠义和战力,又要保全实力,削弱那些关东诸侯,如何拿还须主公好好把握!”

沮授早就为吕布考虑过这个问题,有成竹,不慌不忙地答:“主公骁勇英武,威震河朔,值此社稷倾危之际,当忠义奋发。虽黄巾猾,黑山跋扈,举军东向,则青州可定;还讨黑山,则张燕可灭;回众北首,则公孙必丧;震胁戎狄,则匈必从。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众,还大驾于中京,复宗庙于洛邑,号令天下,以讨未复,以此争锋,谁能敌之?比及数年,此功不难。”



吕布恍然大悟:“董军师的意思是,若是灭了董卓,这些诸侯便又将成为朝廷的心腹之患,不如在讨伐董卓的时候,乘机削弱他们的兵力?!”

既然他们不尊朝廷大义,一旦共同的大敌董卓覆灭,某些不服王命的关东诸侯跟朝廷之间必定又会有新的冲突。若是这些关东诸侯联合起来对抗朝廷,我们中央军若想迅速平定关东,便难加难。”

董昭:“我正是此意,讨伐董卓正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可以冠冕堂皇地削弱他们兵力又让他们无话可说的好机会,主公若把握得当,可让他们鹬相争,我们中央军渔翁得利。”

吕布皱起眉,这些谋臣三言两语之下,想得倒是很周全,但是可行有多大呢,这战还没打,就给自己限制这么多条件,如此束手束脚,能把战打漂亮才怪!

吕布闻听沮授所言,甚是大喜:“公与,你真乃我之房。如此看来,讨伐董卓只是一个开始,讨伐董卓联盟散了之后的行动才是重戏,才是决定我邺城朝廷和中央军的关键。”

徐庶见吕布一脸宽宏的笑意,心里充满了信心,便把自己的意见一五一十讲了来:“诸位,切莫忘了,我们在现在,若只考虑未来,却忽略了现在,多好的未来都是虚妄的。

随后,沮授对吕布说:“元直所言极是,我们既要顾着将来也要顾着前,不可有所偏颇!”

董昭笑:“这全都仰仗主公把握战局了,若是把握得好,我军便可轻松把董卓灭了,又把关东诸侯给削弱了。”

若是主公为了便于后来对抗关东诸侯而一味避战,畏敌不前,跟那些关东诸侯有何区别,天下人又该怎么看待主公,主公奔走数月缔结联盟难只是为了给袁绍嫁衣不成?!”

田丰、沮授、董昭面面相觑,主公对世家的成见还真是固,不过想起大分世家弟的行径,主公对世家的看法还真是准。

沮授:“主公,若是不考虑以后,一味跟董卓拼,即便赢了现在,却也输了未来,望主公思!”

吕布问询:“各位,对董军师所说,你们有何意见?”

沮授清癯的脸一抹难以掩饰的兴奋,拱手问:“董卓残暴不仁,天下诸侯群起反之,更有主公这样的英雄主持讨董大业,董卓的武运必不长久。对打败董卓,我无有疑虑,问题是,打败董卓以后,朝廷和中央军该何去何从?”

分是迫于袁绍的压力,这些人过半是袁氏门生故吏,董卓杀了袁隗,他们一定要为袁隗报仇。

沮授笑着拍抚徐庶的肩膀:“元直你境不少,让我甚是欣!”

徐庶为前军师祭酒,是沮授的助手兼学生,却对沮授的话有不同的意见:“主公,沮先生,我有一些浅见,却不知当说不当说?”

吕布对于这个问题还真得有几分茫然,因为他对于这中长期的发展还真是缺乏规划,从来没有好好想过,幸好吕布不是一个刚愎自用的主公,他笑问:“不知公与有何见,不妨说来!”

沮授笑:“主公从谏如,元直你又何须拘谨,不妨把你的意见说来,有则改之无则嘉勉嘛。”

现在,主公最为欠缺的便是声望,没有声望便无法服众,无法完全执掌邺城朝廷,无法让中央军的意志成为朝廷的意志,讨伐董卓便是一个难得的增长主公声望的机会。

i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