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825章刘璋灭亡(2/2)

黄忠、诸葛亮的意思是想让吕布伏击刘备、司懿。但吕布了解刘备、司懿的谨慎,伏击肯定不会那么容易奏效。他跟法正、刘晔、荀攸商议过,决定先拿下成都,然后再派赵云、严颜等将领分取其他地方,最后只给刘备、司懿、刘貴等人留个涪关,最后毕功于一役。

孟达念吕布的厚恩,对吕布说:“主公。费观虽然是刘璋的亲戚的,但跟末将关系厚,他也对刘璋没有信心,末将必当可以说服他投降。”

谋士郑度献策:“吕布千里奔袭,兵士甚多,粮草不济,可尽烧野谷并各仓廪,率西之民,避于涪之西,垒,不予之战,如此清野,必然退兵而返。到时主公派兵乘虚攻之,可擒吕布也。”

吕布大军很快来到绵竹城下,费观一心想要守,而生的孟达却想搓一下吕布的锐气,乘着吕布立足未稳刚到绵竹,他就领了五千人来,想要夜袭。

等吕布大军以及严颜等降兵在成都城下一字排开,十几万大军旌旗招展时,刘璋为之胆寒。

懿稍作思考,便:“成都乃益州本,乃吾等重振旗鼓之基,不可失也,可让张鲁增兵平关,张鲁五万人即可守住平关,挡住黄忠、诸葛亮的十万人。而我们这两万人可去涪关和刘貴、邓贤两位将军回合,合兵五万,再去救援成都。”

法正三言两语便劝动了本来就对刘璋没有什么忠诚度的孟达,吕布本来对孟达历史上反反复复的行为很是不屑。但现在大汉即将一统,孟达就是再反复,也没有机会了,便欣然接纳了孟达的投降。

刘璋知大势已去,想要请降,吕布拒不接纳,纵兵杀之,刘璋的长刘瑁也死在军之中,刘璋家所有男全都死难。

吕布现在是不想留任何一个汉室宗亲,因为他很快就要取代刘汉皇室,成为天下至尊了,这个时候不能留下任何一个汉室宗亲复辟的可能,当然,刘晔除外。

吕布早有准备。四面埋伏,把孟达擒住,孟达见到他在扶风时的好朋友法正,法正现在负责军情司,通过军情司的特殊渠,数日之内便从平关越过汉中,潜蜀,跟吕布商议该如何对付刘备、司懿。

吕布便放孟达回转绵竹关,孟达见到费观后,盛赞吕布之德,然后给费观分析了一下继续追随刘璋的可怕后果,费观听从了孟达的主张,开门投降。

吕布目视法正,法正笑:“天下大势已定,稍微有些远见者均是识时务者,费观必然投降。”

吕布大军的霹雳车连番轰炸,轰掉了吴兰等人最后那一丝犹豫,当晚吴兰亲自潜吕布营寨,向吕布投诚,吴兰麾下人大开城门,吕布大军杀成都城。

成都在这个时代是一个极其繁华的地方,可能仅次于洛和邺城,吕布担心麾下将士在繁华中迷失心智,便派参军们领着宪兵们一边张贴安民告示,一边惩戒那些违规军法的将士。

不幸的消息很快就传成都,刘璋大惊失,连忙问计麾下谋士,该如何是好。

刘备知,汉中只有六七十万人而已,而天府之国蜀之地有四五百万人,人是军队和财富的来源。汉中可以失去,而成都不可失,便听从司懿的建议,往涪发。

费观、孟达派亲信,潜成都,散发言,说从汉中撤兵的刘备、司懿已经被吕布麾下大将徐晃伏击,而吕布大将黄忠已经攻破平关,张鲁已经投降,涪关的刘貴、邓贤城迎接刘备残兵,却被徐晃将计就计地攻占了涪关。

吕布远眺洛方向:“时机尚未成熟,再等等吧。”

刘晔是个聪明人:“主公称帝,刘辨、刘璋、刘表之辈百倍。刘汉到此,龙气然无存,即便主公不开,卑职也想随郭奉孝、贾文和等一起上表,请主公登基。”

吕布领大军绵竹,稍作休整,便直奔成都而来。

,很快就推到涪关。

刘璋思前想后,否决了郑度的计策:“吾闻拒敌以安民,未闻动民以备敌也。此言非保全之计。”

在杀刘璋的当晚,吕布开门见山地问刘晔:“吾称帝,汝意下如何?”

当即派遣妻弟费观,领兵去把守绵竹,费观举荐一人,乃是扶风人孟达,一同领兵。

这些传言越传越真,刘璋麾下大将吴懿此时表现对刘璋难得的忠心,没有主动派人向他的亲戚吕布请降,但他的堂弟吴兰以及许多蜀世家都起了请降之心。

从事王累劝刘璋传令汉中,让刘备、司懿放弃平关,回援成都,刘璋听从了王累的建议,飞传书到了平关,刘备看罢书信,问询司懿。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