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二百二十六章知音(2/3)

“既然请他无用,那适才大官人所说的仪程之事…?”来福作为唐成的贴长随,两位夫人又都不在,那像这些迎来送往的事情就是归他份内当的,不能不问。

“不这么走还能怎得?”唐成随答了来福一句“你没听那老仆说孔珪病了”

“将这条幅晾收好,届时便以此为回礼”说完之后,孔珪悠悠负手转了房门向那丛劲竹走去。

老苍这话让唐成哑然,继而也品了一些酸楚的味为唐朝的士若是连楚辞都念不上来,那也真是枉为读书人了,老苍这说的明显是恭维话。想孔珪名门,祖父便是绘图凌烟阁并在死后得以陪葬昭陵的初唐大儒孔颖达,现今天下士必备的《五经正义》便是自其人之手。孔后裔的份,又有这么一个堪称天下士共师的祖父,兼且孔珪自己也是太左庶份,所谓宰相门人七品官,这老苍为他的老家人,自来随其所见便不是大儒也是官显贵,这要是以前,一个偏远县令未必能得他,而今却连逢迎的话都说了来,想想这前后的变化又怎不令人唏嘘。

“这病一准儿是假的”

“龙门县衙乏人可用,我原还想着请他山帮忙”大氅飘飘,负手而行的唐成轻轻的摇着“来时是担心请他不动,现在看来请也无益了,龙门情势如此复杂,想办好这里的事情仅凭着方正是不成的,若真个把这尊大神搬到龙门县衙里,十有就是搬起石砸了自己的脚”



答再正常不过了,老苍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顺答了来“家老爷近日所读的正是第五篇”

“收下吧”孔珪这次的快简直让老苍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瘦死的骆驼比大,而且孔珪份特殊,官位虽可夺,但他那孔圣后裔的血统及大儒的名声才学却是谁也夺不走的,是以这两年他虽远在此,但各地寄送过来的仪程却实在不算少,无奈他一次都没接受过,只是守着薄田自耕自给,虽然人没得病,但骨的确是差了很多,唐成这些药材是正当其时。

这个跟了自己几十年的老仆何曾犯过这样低级的错误“怎么了?”

“唐成走时曾问过老爷在读什么书,老仆因就据实说了,他听了之后曾过几句屈赋”老苍说到此,手指条幅一脸惊诧的抬看着孔珪:“他刚才所诗句正与老爷所书一字不差!”

屈原《九章》第五篇共有八十四句,这十句既不是开,也不是结尾,恰是卡在中间,且亦算不上公认的名句,两个并不曾见面的人屋外所说与屋内所书竟然都是这并不名的几句,难怪老苍见了如此吃惊。

“大官人,咱们就这么走了?”

目送唐成走柴扉后,关好门的老苍回了简陋的书房“老爷,他走了”

唐成笑着摇了摇,此时正好走到门的柴扉,他也没再多说什么的向那老苍拱了拱手后便径直门去了。

“大人好才学”

“他说老爷乃当世大儒,为天下士仰望,宜当善自保重;此外龙门县衙以后不会再派人来搅扰”老仆边答话边习惯的走到了书案边整理文房四宝,拿起笔的他猛一看到孔珪在书案条幅上刚刚写好的字后,一愣一颤,一大团墨从笔端滴下来在条幅上濡染一团。

孔珪为人方正,以前在长安的时候就素不轻易许人,远之后就更是如此了,而且他这笑容也是两年来之罕见,老苍见状抓住机会顺势:“唐成去时曾说稍后会有些药材及土产的仪程送到,请老爷不要推辞”说完之后,老仆又跟着补充了一句:“其言奉送仪程乃是以后学而非县令的份”

木书案前的孔珪年近五旬,长着一张方方正正国字脸,闻报后放下了手中的笔“他说了些什么?”

“《九章?”闻言,唐成略一思忖之后笑着轻了几句“|兮,冤屈而自抑。刓方以为兮,常度未替。易初本迪兮,君所鄙。章画志墨兮,前图未改。内厚质正兮,大人所。”

这话把来福说糊涂了,人都还都照面怎么就知格不合?所幸唐成现在也有说话的兴致,不等他问已顾自接续:“你知我刚才念的那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反省志向,遭受委屈又何妨?持故常,不能圆而不方。随俗而改变自己的志向正是有志者所鄙薄的,唯有守绳墨而不改变自己的节,内心充实而端正,才是有志者所应持并赞的。言为心声,孔珪这不仅仅是在读书,更是在借屈怀”

“噢,竟有此事?”孔珪闻言默默的站了一会儿后,蓦然微微一笑:“远贬千里居然得一知音,十步之内果有芳草,此好灵动的心思,龙门县这次得人了”

“真假都不重要了”唐成淡淡一笑“我原本的想法本行不通,再者我也与他不合,见也无益”

“是”老苍答应下来,生怕孔珪再变了主意。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