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的节度使,更是恨不得用起义军的头颅来向朝廷证明自己的“忠诚”刘白伊跌跌撞撞一路难逃,屡屡遇险,差点而死在淮西军的手中,最后无奈之下,只好隐姓埋名,最后潜伏到了相对平静的舒州。
刘白伊原本以为自己的一生就这样的结束,因此心如死灰,只等着死神登门,可是数天前,忽然听闻有人叫作刘鼎的,出现在舒州。刘白伊急忙秘密打听这个刘鼎是何身份,最后在昨晚的战斗中确定,这个刘鼎,正是自己昔日的上司。大汉王朝秦王殿下,有西秦霸王之称的刘鼎。于是,他迫不及待地联系了韦太帅,今日决定前来相认。
至于韦太帅,则是前几年就流落舒州了。
永锡六年,刘巢起义军转掠江南西道,转战饶(治今江西波阳)、信(治今江西上饶)、池(治今安徽贵池)、宣等十五州。当年三月,在朝廷的严令下。淮南节度使高自远派骁将张麟锡渡江南下,狙击刘巢,结果刘巢战败。被迫退守饶州(治今江西波阳)。胜利的天平开始倾向于朝廷。
张麟锡乘胜进军,五月,刘巢又退守信州(治今江西上饶)。春夏之际。岭南大疫,刘巢军兵力损失惨重“死者十三四”张麟锡穷追不舍,刘巢佯降。又贿张麟锡大量黄金,恳求他手下留情。张麟锡中计,停止进攻。高自远上奏朝廷,声称刘巢军“不日当平,不烦诸道兵,请悉遣归”宰相卢携以朝廷名义,遣散了诸道唐兵。
刘巢得知唐诸道兵已北渡淮河。立即与高自远绝交。五月又北上,乘胜攻占了睦州(治今浙江建德)、婺州(治今浙江金华)。张麟锡于信州战死,六月,刘巢起义军相继攻克池州治今安徽贵池)、睦州(治今浙江建德)、婺州(治今浙江金华)和宣州等地,最后在雷池附近再次击败唐军,七月强渡长江,兵势甚盛,最终兵锋直指长安洛阳。
雷池边上一战,刘巢起义军最终战胜淮南军主力,成功渡江北上,为进入长安洛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这一战也有不少的起义军将士负伤,这韦太帅就是其中的一个。当时刘巢起义军里面,有两支最精锐的部队,一支是“黑虎碇”它的指挥官就是那个刘鼎,一支是“银刀碇”其指挥官就是刘方翼。雷池大战,黑虎碇和银刀碇付出地代价都相当沉重,不少富有经验的将士,都在雷池边上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负伤的人员也很多。
韦太帅原本是起义军地中层将领,精通兵法,很得刘方翼地器重,只是天公不作美,他受伤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追随大部队作战,后来大部队进入长安、洛阳,他准备组织队伍前往响应,可惜队伍还没有组织起来,起义军在长安就发生了危险,最后不得不撤出长安,一直走到灭亡。韦太帅伤心失望,热血也渐渐的冷却了,组织队伍响应的事就不再提,直到今日刘鼎出现,他才重新燃起希望。
刘鼎内心微微一动,意识到一个巨大地机会就在自己的面前,虽然这个巨大的机会同时伴随着巨大的危险,他还是毫不犹豫地抓住不放。沉默片刻,刘鼎不动声色的说道:“你们能够集中起来地,有经验的士兵,大约有多少人?”
韦太帅沉着说道:“不下四百之数。”
刘鼎来回走了两圈,缓缓地说道:“他们可有继续从军的**?”
韦太帅肯定的说道:“当然!”
刘鼎断然说道:“很好!马上将他们集中起来,编入罡字营!”
韦太帅微微一躬身,沉声说道:“谨遵殿下圣谕!”
刘白伊轻轻的说道:“秦王殿下,您的身份还不宜暴露,因此,臣建议,不可向那些士兵说明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