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33章我以我血洗雷池4(3/4)

,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刺史,管辖的地方,相当于唐朝的一个州或者数个州,当然。也有不及一个州地区域,但是这种情况很少。吐蕃人占领了河西走廊以后,设置了很多茹本,后来吐蕃逐渐崩溃,这些茹本有不少人都投靠了唐军或者是回鹘人。

阿拉伯弯刀,也就是著名的“圆月弯刀”是一种曲线形的刀。刀身狭窄,弯度较大,长1米至1。2米,刀身上有一道较深的凹痕。其特点是韧性和硬度好,刀刃极为锋利,据说可以将一片薄纱半空掠为两半,并且能将一个钢铁的头盔猛劈为两半。它的锻造技术,到现在都还没有完全解密。

在遥远的大食地大马士革和托莱多的军械工匠因制作优质的阿拉伯弯刀而闻名于世。步骑两用的阿拉伯弯刀在中国也享有盛名,尤其是恒罗斯战役之后。在恒罗斯战役中,帮助唐军作战的葛逻禄骑兵。就是在这种弯刀面前遭受了巨大的伤亡,然后又被波斯人收买,最终背叛了唐军,导致了恒罗斯大败,使得大唐从此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诗人杜甫在《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里面称赞阿拉伯刀:“吁嗟光禄英雄弭,大食宝刀聊可比。”

最初的阿拉伯刀并不太弯。仅比日本倭刀弯、宽、薄、短一点。使用相对比较简单。但随着军队装甲加强,直刀的破甲能力不足成了问题。直刀与弯刀对士兵铠甲的杀伤作用相差很大,首先是刀刃接触铠甲时,弯刀接触面小,容易砍入,尤其是侵入铠甲后,弯刀刃与铠甲近于垂直,能够继续破入,而直刀与铠甲交角小。阻力更大。于是军队开始装备重铁矛、大斧、狼牙棒等破甲武器,但其重量也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地,尤其是长时间、大强度的战斗中。

在重装骑兵广泛采用后,骑兵迫切须要一种能砍、能刺、不太重的武器,尤其是以仓促游牧民组建的轻骑兵对抗欧洲重骑兵的时代,阿拉伯人以其智慧研发了这种“圆月弯刀”它前端弧度很大。后端是直的。作战时以前部弧形破甲。威力几乎和大斧接近,但比斧容易命中。因为它宽。宿营时用前部弧形地后端反曲砍柴或砍树,胜过直刀,因为它重。

在这把刀地旁边,还有一把古老的阿拉伯弯刀,只是刀刃已经开裂,不能继续使用了。

龙京京神色凝重的说道:“这一把,则是一个吐蕃秋仓战死后留下的,也是我爹爹最敬重的一把刀。他说使用这把刀的人,虽然是侵略者,但他的确是个英雄。”

在吐蕃军队编制中,有一支专门用于扩张的军队,那就是戍边勇武军,戍边勇武军又有上中下之分,其中下戎边勇武军的指挥官,就叫做秋仓,这支部队出征前,都会集体折断剑鞘,给亲人留下遗嘱,将孩子托付给亲人,然后义无反顾地踏上战场,他们曾经征服了吐谷浑等广大区域。这把弯刀,既然是秋仓的佩刀,自然是锋利无比的了,但是能将刀刃砍成这个样子,可想而知当时战斗的惨烈,不知道多少唐军勇士,死在了这把刀的下面。

刘鼎点点头,摘下先前那把阿拉伯弯刀,插在背后,又将黑雕弓拿下来,再将旁边的黑雕箭全部拿起来,走出这个武器库。龙京京等人都迫不及待的跟在他地后面,神情肃穆,眼神中却又透着抑制不住地欣喜,好像刘鼎亲自带着她们上去战场。

刘鼎皱眉说道:“你们回去!”

龙京京等人没有动。

刘鼎板起脸来,严肃的说道:“嗯?”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