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丝毫的阻拦,颖州就是这样加上去的,鹰扬军节度使的提议很快被通过。同时。孔乙己也被留在了吏部,担任门下省录事,显然,朝廷还有进一步了解刘鼎地意思。大宦官田令孜对刘鼎送来的财物也算满意,对于崔碣和王承颜两人主动担任监军一事,大笔一挥,也批准了。
刘鼎皱眉说道:“不该!当初我应该多说一句,舒州的财物断断不能送给他!可惜!”
崔碣急忙说道:“为何?”
刘鼎肃穆说道:“我等舒州军民,忠于朝廷,却羞与阉党为伍。悔之!”
众人深以为然,有人甚至鼓掌。
王承颜心下却不以为然。
这财物要不是分了最大的那份给田令孜,讨得他的欢心,这鹰扬军节度使能够如此轻松地得来?颖州能够划到刘鼎的名下?刘鼎怎么会不明白其中的关节?这番话不过是为自己开脱而已。不过他深恨阉党,因此也觉得颇为受用,于是宾主尽欢。
第二天,刘鼎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宣布了朝廷的诏令。因为韦国勇早有安排,士兵们都能够平静接受。随后。舒州刺史衙门将相关的消息传到各地,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表示支持。于是,从光启八月开始,刘鼎(刘国梁)正式就任鹰扬军节度使,舒州的军队也改称鹰扬军。
但是,除了名称上的变化之外,舒州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变动,唯独练兵练得更加地刻苦了。几乎所有的官兵们都知道,这份诏令下来。好处没有多少,反而深深的扩大了鹰扬军和淮西军的矛盾,淮西军肯定会将更多的注意力,更多的兵力,投放到鹰扬军的面前。
这天,又是袁思礼负责教导刘鼎马术。
这时候,梅雨季节已经结束。阳光明媚。视野辽阔,一眼看不到边。
袁思礼拍着马腹说道:“今天。我们要跑远一点。”
刘鼎豪气干云的说道:“好!”袁思礼率先骑上枣红马,绝尘而去。
刘鼎随即追赶在后面。
袁思礼一路向南,直插皖口城和桐城之间的广袤地区。
刘鼎紧紧地跟在后面,眼看着袁思礼跑的飞快,居然很快就到了长江边上。
袁思礼骑马紧靠长江,凝视着滔滔江水。
这时候正好是夏天,多雨季节,江水汹涌,将岸边的芦苇荡基本都淹没了,江水看起来一望无际。
刘鼎突然勒停战马。
在他的身后,突然出现了两匹战马,浓郁的杀气立刻笼罩了刘鼎。
前面的袁思礼,也突然转过头来,漆黑的眼珠里,带着浓郁的杀意。
刘鼎双手扣着三棱刺,缓缓的说道:“袁思礼,怎么回事?”
袁思礼好像猎豹一样挥着他,冷冷地说道:“我不是袁思礼,我是河东李嗣源!”
刘鼎微微一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