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西军中间,进行了新的选择。马殷有些后悔,自己当初只看到了段玉地冷静和忍耐,以为他可以将两个完全不同的部队带好。却没有想到,段玉会将自己的冷静,用在了判断天下局势上面。毫无疑问,段玉对淮西军是没有什么指望了,所以在这个关键的时刻,选择了鹰扬军作为新的主子。
这三四天隋州都送来和往日相同的报告,表示鹰扬军还在向隋州挺进,隋州前线暂无战事,他居然一点破绽都没有看出来。只能怪自己的愚钝。当然。客观上的原因也是要强调一下的,整个襄州地淮西军。来自不同的派系,相互间的联系本来就很差,指望他们能够紧密的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实在是不太现实,至于情报间的共享,更成问题。
段玉投降,那些荆州来的淮西军肯定遇难了,但是就算他们有人逃出来,大概也不会跑回襄州报告情况的,这就是部队零散,军心不整的后果。如果所有地淮西军部队,都是出自他马殷地门下,肯定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高郁想到了这一点,脸色显得更加地发灰。
琵琶山是襄州的第一颗门牙,绝对不能让淮西军夺走。马殷很快冷静下来,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琵琶山和真武山的上面。该来的终究要来。隋州和石梁山始终是要陷落的,早点晚点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只要自己能够守住襄州,天下大势,肯定会发生逆转的。
“走!我们去琵琶山!”
带着高郁,马殷很快来到了琵琶山,再次检查这里的防务。
襄阳的地理位置在中国的版图上实属少见,注定了它从诞生的时候开始,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它从东到北再到西北,紧紧被浩瀚的汉水包围着,樊城在北岸与其隔江相望,成了理想的桥头堡。它的南面和西南与城紧密相接的是羊祜山、凤凰山、虎头山等几乎成等边三角形的几个高地,地形险要,可瞰制全城,控制城南和城西的道路。
虎头山沿城西向北梯次而下,又有琵琶山、真武山几个绵亘的山头,像一只粗壮的胳膊从南到西把襄阳抱了个结结实实。襄阳城就坐落在这一条水带和一只胳膊的当中。汉水自不易渡,几座山头又彼此呼应,实在是天赐一处易守难攻的险地。自从此地建城以来,大小血战不下数百次,其中以三国时期地襄阳之战最为激烈。
琵琶山古称“紫盖山”因山形似琵琶,故俗称琵琶山。此山位于襄阳城西南五六里,东与真武山相连,是虎头山的余脉,山北麓是通向南漳、保康一带的必经之路,如果不打下这座山。鹰扬军就无法直接攻打襄阳城。相反的,对于淮西军来说,守住了琵琶山,就等于是守住了襄州。
按照马殷之前的部署和督促,琵琶山上面已经是固若金汤。淮西军修建的栅栏、拦马桩、鹿岩密密麻麻都是,在栅栏地后面,是大量的弩机,陷阱也遍地都是,滚石、檑木、火油、箭矢都非常的充足。鹰扬军想要冲破这些栅栏的阻挠。冲到琵琶山的上面,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而这些滚石、檑木、火油、箭矢。一定会给鹰扬军带来巨大的杀伤的。马殷看了数次,对这里的防御还是很满意地。
他正在阵地游弋,忽然听到前面传来女人的呻吟和哭叫,还有男人的叫骂和喘息,不用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马殷当即拉下脸来,带着卫兵走过去。原来,是几个荆州来地士兵,正在调戏几个抓来的年轻女子。大战在即,这几个混蛋居然还有心思搞女人。马殷气不打一处来,脸色马上变得铁青起来。
马殷不反对淮西军的烧杀抢掠,这是淮西军生存的基本之道,谁也无法改变,但是他最憎恨的就是不务正业的人,眼下战斗随时都会发生,这帮混蛋还在这里胡作非为,这样的军队怎么可能抵挡鹰扬军的进攻?一个秦宗言将他搞得苦不堪言,现在秦宗蘅又要来。让他的内心里憋了一肚子地火,没有地方发泄。现在这股无名火,就全部发泄到眼前这几个士兵的身上了。
“拖出去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