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390章 海上贸易(3)
月票,月票,月票月票的兄弟慷慨打赏几张吧!谢谢!PS:huan迎加入QQ群:南海第一舰队1591917,对本书表意见,广告人士勿扰。
刘鼎等人回到run州的时候,已经是下午时分。
裴雨晴和沈若依正在忙碌着,却不是忙碌本职工作,而是有关印刷经文的事情。
原来,她们正在监督工匠在木板上刻字,以印刷成书。木板上面刻印的都是经文,还有佛像的图案。镇海地区每年都要往日本、新罗等地销售大量的佛教经文,这已经成为海上贸易的重要内容。经文占地面积小,重量轻,货船上可以装载很多。其时佛教正在日本达到全盛状态,日本各地的和尚很有钱,中原运输过去的经文,在当地非常畅销。
另外,由于中原战luan,大城市受到严重破坏,相当数量的书籍都毁于战火,很多有价值的书籍,只有日本才有保存。当时的日本遣唐使,每次回国的时候,都要带回大量的书籍,无意中保留了bu分珍贵的孤本。中原地区商人如果现有日本存在的孤本,她们也会用各zhong方法“借”回来,然后重新印刷成书,以留后世。
这年代的印书技术,还局限在雕版印刷,就是将一个个的字都在木板上刻印chu来,然后印刷成书。印刷工场里面堆放着大量刚刚雕好地模板。而那些雕错的模板。更改后没有用的模板,都零散的丢弃在角落里面,它们的命运,要么是被当zuo垃圾扔掉,要么就是被当zuo柴火烧掉,总之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了。
由于雕版刻印速度很慢,因此每一本书都需要大量的工匠通力协作。好像《金刚经》这类地经书,至少需要上百个工匠,hua费一年甚至数年的时间,才能将全bu的雕版刻印完成。由于费用高,一般的经史子集是不会轻易开版的,刻印的最多的,还是各zhong各样的经文。由于工作量实在太大,不少的书籍gen本无法印刷,因此对于书籍地推广。产生了很大的阻碍作用。
刘鼎忽然想起,曾经有个活字印刷,应该还没有推广开来。当初刘鼎听顺治小和尚提到赵匡胤这个名字,觉得很熟悉,只是当时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后来蓦然想起,老天,这不是大宋国的开国皇帝吗?于是,有关宋朝的记忆,也就渐渐的浮chu了水面。其中就包括这个活字印刷。
当然,有关活字印刷的juti技术,他是不知dao的。不过没有关系。只要他提chu这个建议。明确表示这样东西的确是存在的,然后再用重金赏赐。一定会有人将其明chu来并完善起来的。水泥就是最好地例子,原本觉得不太可能chu现的东西。经过几年的摸索,现在还不是已经鼓捣chu来初步地样品了吗?这个活字印刷想必不会比水泥地技术han量更高吧?
打定主意。刘鼎就走到工匠们的中间,启xing地说dao:“你们为什么不将一个个字zuo成活的呢?“
沈若依诧异地说dao:“什么活的?”
刘鼎慢慢地解释:“就是每个字都是可以装上去。又可以取下来地。这样所有地雕版都可以自由组合。每个字还可以重复利用。不需要重新刻印。如果现错误。也不需要整个雕版重新刻印。只需要更换其中错误bu分地字ti即可。”
沈若依和裴雨晴都显得很疑惑。却又隐约意识到了什么。那些正在埋tou工作地工匠。也好奇地放下手上地刻刀。仔细地听刘鼎地讲述。有些脑子转地比较快地工匠。已经在猜测刘鼎到底试图描述什么。yan睛里面闪动着聪慧地目光。刘鼎轻轻地几句话。就在他们yan前打开了一扇从来没有打开过地大门。
刘鼎让令狐翼拿来一堆小石tou。又拿来一个方形地豆腐格。将石tou放在豆腐格里面。慢慢地说dao:“我们可以将这个豆腐格看zuo是雕版。这些石tou就是一个个地字。an照你们现在地zuo法。每个雕版都是地。是不可替代地。上面地每个字都是固定地。如果要更改一个字。你们得重新zuo模板。其余地字也就全bu浪费了。但是我不用。我地所有字ti都是活动地。如果现有错误。我将错误地字ti拿起来。换成正确地字。就可以了。”
在解释地时候。刘鼎将石tou一个个地拿起来。变幻成不同地图案:“其实。更进一步。我们可以将所有地字ti都预先雕chu来。在需要地时候。将它们an照经文地顺序排列起来就是了。汉字其实只有几千个。你们只需要准备几千个汉字地样板即可。我想。你们应该现了。在经文地里面。总是有些字是用得非常多地。有地字却用地很少。因此。我们不妨将常用地字多刻印几十个。甚至是几百个备用。至于生僻地字。只刻印一bu分就可以了。每个工匠只负责刻印几个相似地字。熟能生巧。我想你们地速度应该会快很多地。”
几个年老地工匠明显陷入了沉思。有人已经捕捉到刘鼎地意思。yan前微微一亮。他们都是最富有经验地工匠。刘鼎只要提chu这个建议。他们ma上就意识到了其中地可行xing。虽然字ti地材料还不能确定。可是其中地意思。他们基本上都明白了。
刘鼎知dao这些工匠已经有些人明白。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