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因为在突厥骑兵围困开封的时候,震天雷和地雷无法输送到开封,全部都囤积在陈州和颖州境内,现在直接送到王满渡即可。至于这些物资的数量,完全可以满足刘鼎的需要。
唯一比较麻烦的就是水泥。要知道,水泥目前只能在舒州生产,寿州境内的水泥窑还没有投入使用呢。王满渡需要的水泥,都必须从舒州运来,路程是相当的遥远。鱼多均想了个办法,那就是组织专门的船队,立刻从舒州起运,经过长江、运河、汴水输送到王满渡,这中间用最快的船,也要二十天的时间。
虽然这种运输方式耗费的时间长,可是运输的数量很大,一次的运输,就能够满足王满渡的需要。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还是能赶在最后期限之前到达王满渡的。难题是中间不能有任何的阻挡,否则在二十天之内,是无法到达王满渡的,这就牵涉到水军的护航力度了。
“九月二十五日之前到达王满渡,行不行?”刘鼎深沉的问道。
“九月二十六。”鱼多均仔细的计算过后,将时间向后延迟了一天。
“行!就这样!我会派战舰护送船队!九月二十六日之前,必须见到这批水泥!”刘鼎果断的说道。
“保证完成任务。”鱼多均也当场立下了军令状。
刘鼎当即让人将龙孟尧请来,让他当面和鱼多均商量护航地事情。龙孟尧爽快的表示,他会派稳重地洛羽负责这项事情。洛羽为人低调。很少在大庭广众下出风头,他总是默默无闻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只要是交给他的工作,没有不完成的,刘鼎对他也非常地放心。于是此事就此定下。
从三眼都提供的情报来看,李克用和刘鼎的确是同样的心思,大家拉开架势,然后痛痛快快的大战一场,无论输赢,在十月中旬到来之前。都必须回去处理各自的后院了。看到鹰扬军已经拉开了决战地架势,李克用不敢怠慢,也开始调兵遣将起来。
突厥骑兵做起决战的准备,显然要比鹰扬军方便快捷得多,鹰扬军的部队,都是两条腿赶路,他们却是四条腿甚至是八条腿赶路。机动性要比鹰扬军快多了。但是,突厥骑兵也有自己的弱点,就是步兵太少。纯粹的骑兵,并不能完全发挥突厥人的战斗力。于是李克用一不做二不休,下令将潞州的突厥步兵也调集过来。将总兵力增加到了七万多人。
九月初八,鹰扬军地糁潭都到达王满渡。正式安营扎寨以后,李克用再也没有丝毫的怀疑。于是进一步抽调兵力,务求要在这次面对面的决战中,将鹰扬军一扫而光。从三眼都反馈的情报来看,李克用开始收缩兵力,李嗣源、李存进、李存信、符存审地军队,都全部集中到了万胜镇以南,和王满渡距离不到五十里,骑兵一个冲锋就可以到了针对鹰扬军的进攻训练,在王满渡,甚至能够听到北方传来地阵阵闷雷,那就是突厥骑兵在训练的马蹄声。浓厚地战场气氛,将广袤的原野,渐渐地笼罩起来。刚好这时候天气逐渐由秋天转入冬天,天空阴沉的日子越来越多,使得战斗的气氛显得更加的浓郁。
这时候,有关鹰扬军要和突厥骑兵正面决战的消息,也已经全面传播开来。不但开封的民众知道,天下的民众知道,就连远在歙州的刘浩、刁、杜武、周通等富家翁都知道了。平时很少来往的他们,也少不得聚集到了一起,讨论即将发生的战事。
他们都不可避免的怀疑,刘鼎如果不是傻了,就是在装疯卖傻。在这样的平原地区和突厥骑兵正面决战,简直是找死啊!然而,他们思前想后,将刘鼎的各种行为,仔细的梳理了一遍,又觉得刘鼎不像是在找死。如果刘鼎真的这么没有头脑的话,他们几个也不用躲到歙州来做富家翁
难道,这里面还有什么变数不成?
一时间,他们都恨不得马上插上一双翅膀,飞到王满渡去看个究竟。
兴元府的朝廷也接到了有关决战的消息。李克用和刘鼎都先后派人送来表状,表示要在王满渡讨伐对方,两人的表状都使用了“不死不休”等字眼。李克用请朝廷派人公证,刘鼎则请朝廷派人观战。
当时正好是宰相、兵部尚书张浚值班,他拿着李克用和刘鼎送来的报告,看过以后,目瞪口呆,浑然不知所措,良久才喃喃自语:“神仙打架,关我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