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看宣武军,他们其实是有贼心没贼胆。我们在曹州、宋州的防务越是空虚,周青松、徐彦秋越是不敢前进。”
他冷冷的说道:“你们看,周青松、徐彦秋一旦进入曹州、宋州,他们无论是从金乡还是巨野出,都需要行军两百多里,才能到达曹州的主要据点。除非是后面的庞师古、霍存谨慎的跟进,将这段距离缩短,否则,他们两个,将和后方的鹰扬军主力,拉开至少两百里的距离。”
“两百里的距离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步兵至少需要走两天地时间,意味着我们的骑兵,可以迅速的插入周青松和徐彦秋的背后,切断他们和庞师古、霍存之间的联系。如果宣武军真地和我们大规模开战,我们派遣骑兵切断他们和朱温的联系,然后调集步兵对其进行毁灭性的进攻,周青松和徐彦秋这四万人,根本逃不掉。”
“如果是葛从周等人带兵,或许他们不会有太多的顾忌,他们只需要坚守曹州或宋州境内的某个据点,让我们的骑兵无计可施,然后等待宣武军后续部队的到来。但是周青松和徐彦秋,一个来自平卢军,一个来自泰宁军,你想他们会这么快就愿意为朱温付出性命么?他们相信自己一旦陷入包围,朱温会全心全意的将他们解救出去么?”
“宣武军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形成一个团结的集体。由于朱温收编了太多地新部队,有意识的打压原来的起义军势力,导致新部队和旧部队之间,存在很大的矛盾。葛从周等人这次被调来攻打徐州,显然是被排挤出来的。连葛从周都受到这样的待遇,何况是其它的起义军将领?”
“我相信,没有两三年的时间,朱温不可能将这些新收编的部队全部整合起来。事实上,由于朱温的偏袒,宣武军新部队和旧部队之间地矛盾,永远也不可能消除。如果在一个势力里面,存在如此深刻的矛盾,肯定会在战场上清晰的反应出来,而且往往是招致败仗的致命因素。深奥的道理咱就不说了,拆台永远都要容易过搭台。”
“周青松和徐彦秋背后地庞师古、霍存,都是原来起义军的人,朱温对他们地信任度,显然是在急促的下降。庞师古目前控制地兵力,只有不足四千人。霍存带领的宣武军,数量更少,只有三千人不到。倒是周青松和徐彦秋,每人都带领着两万人。面对这样地情况,庞师古和霍存,难道就一点想法都没有?当然不会!我敢说,要是周青松和徐彦秋两人被我们包围,他俩肯定不会卖力救援的。”
“从地图上,我们基本可以推断出,周青松和徐彦秋如果真的动攻击,目标多半是宋州城和曹州城。因为除了两个地方,其余的县城对于他们来说,价值不大。我们的官员还没有完全派遣下去,就算宣武军要杀我们的人,在县城也抓不到几个人来杀。只有攻入州城,才能有比较大的收获。”
“可是,你们看,从巨野、金乡出,到曹州城或是宋州城,中间的距离可不是小数目。刚才我说两百里,其实是说小了,如果他们真的攻打曹州城和宋州城,这段距离不会少于五百里。我想,哪怕是葛从周又或是别的什么人,都不敢孤身深入五百里,更何况是周青松和徐彦秋?要是他们不攻打曹州城和宋州城,占领一块白地,那又有什么意思呢?不是给我们向他们开战的口实么?”
朱有泪提高自己的语调,自信满满的说道:“因此,我敢断定,这是朱温的调虎离山之计,只是想逼迫我们离开徐州。如果我们坚持不肯离开徐州,他也没有别的办法。”
李怡禾皱眉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