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是布料,还有些时候甚至能弄到好刀,所以他们都习惯于换给老先生的人。
一回部落,还没到地头,完颜明在外头便脸色一变,怒道:“辽狗又来了!”
完颜弼宗看了看外头那些马匹,嘴角**一下,杀气一闪:“都勃极烈,只有不到二十个人,要不要杀了算了?”
完颜明面上怒气虽盛,但强行忍住,道:“他们定然是来催我们要海东青的,我们杀了他们不难,可辽狗们肯定会再派人过来,到时候怎么办?”
海东青是一种大小如鹊、疾飞如矢、天性凶猛、可捕杀天鹅、帮助人狩猎的猛禽。唐代大诗人李白曾有诗:“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本草纲目》中记载:“雕出辽东,最俊者谓之海东青”海东青以其极强的爆发力,堪称古代北国世界的空中霸王。海东青不易捕捉和驯化,民间常有“九死一生,难得一名鹰”的说法。辽国的皇室家族、王公贵戚,由于喜欢狩猎的传统,都不惜重金购买海东青,谁能捕捉并呈献上来,还可抵罪,驯养海东青成为当时的一种时尚。但是此物实在太少,购买不易,于是出产海东青的女真部落就遭了殃。
辽朝皇帝每年都要进行声势浩大的“放鹰”仪式,即带海东青到野外打猎游玩,所谓春山秋水、四季捺钵之制。据《辽史?营卫志?行营》载:“辽国尽有大漠,浸包长城之境,因宜为治。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就畋渔,岁以为常。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春捺钵多在鸭子河泊,就是今天肇源县境内的茂兴泡一带。《辽史》对春捺钵有过生动的描述:每年正月上旬,辽国皇帝从上京(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出发,大约两个月后可达鸭子河泊。当时天鹅尚未迁徙到此,皇帝一行在冰上搭起帐篷,凿冰取鱼。等湖泊一开化,侍从都穿上墨绿色衣服,各备链锤一柄、鹰食一器、刺鹅锥一枚,排列在鸭子河泊周围。皇帝站在上风处了望,一旦看见天鹅立即举起小旗,探骑驰报侍从,远泊鸣鼓,鹅惊腾起,皇帝立即把海东青放出,海东青旋风羊角而上,箭一样直入云际,突然急速俯冲而下,径直飞向天鹅,并用有力的双翅拍击,天鹅力不能支,顷刻跌落尘埃。周围的侍从立即扑上前去,举锥刺鹅,取脑先饲海东青。皇帝得头鹅,宴飨群臣,并插天鹅毛于首为乐。云铮盗用的诗“搏风玉爪凌霄汉,瞥日风毛堕雪霜”正是东青扑击天鹅、以小制大、坚毅勇猛的写照。
眼下辽国皇帝虽小,但却是一位十分爱好打猎的小皇帝,特别喜欢猎鹰和猎犬。在女真人境内以东的大海里,有一种大如弹子、小如梧桐子的珍珠,辽人极钟爱之。珠蚌每年10月大熟,但此时海边坚冰数尺,人无法凿冰取珠。当地有一种天鹅,专以珠蚌为食,食蚌后将珠藏于嗉内,而猎鹰海东青是捕捉这种天鹅的能手。辽人为了借海东青捕此种天鹅,多年强行取鹰鹞,令捕海东青于女真之城,取细犬于萌骨子之疆,让女真人吃了不少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