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矣。”云铮骑在乌云盖雪之上,微笑着对边的众将解释
。
其实这次南下,军内有一战略很有市场,就是认为应该先定山东,再取洛
。
不等那指挥使在说话,云铮却:“诸位,南下大略已定,鲁豫之争,可以免了。
下我等最重要的是攻破天井关,拿下孟津。这天井关如何攻取,关系到河内归属,前路通途,列位将军可有妙计?”
云铮淡然:“我军与赤眉军之差别甚大,本帅并不认为有太多可比之
。反倒是如果关中周家
兵东略,其势倒有些与赤眉军雷同。我军届时若是已然拿下河南,倒是可以考虑以当初刘秀之计对付他们。”
云铮不是不知这一说法的理由。定然是觉得山东殷实,又是南北要冲,兼之鲁豫大军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已然比较空虚,此时正是以最小的代价拿下山东的最好时机。
三川河谷所凭借的地利既有上述诸山脉的环绕形成险阻,又有河上下周
,作为与外
联系的途径。洛
周围的关隘大都是依这些险阻而立。
河南东北太行山与黄河之间的地域,在汉代属河内郡,河内这一称法概括了这一地区的地理特
,所以此时虽然有省区划分,但人们依旧仍称它为河内地区。
所谓三川河谷,是指三川河谷低地,它在河南西北,
中条山、崤山、熊耳山、伏
山和嵩山之间,由黄河、伊河和洛河三条主要的河
冲积形成。洛
城即位于其中。三川河谷三面阻山,只有北面稍嫌敞开。不过,黄河横亘,作了一定的弥补,也差不多算是山河四
。
真定卫一位指挥使:“洛
之重,我等虽然愚钝,也知其一二,只是这洛
却也并不易攻。三川河谷之中,恐怕不易取之,少帅还当三思。”
云铮瞥了他一,微微一笑。他自然知
这位指挥使说的是什么,利用三川河谷的地理形势以歼
敌的典型战例是刘秀击降赤眉军之战。时东汉已定都洛
,并已先后遣邓禹、冯异人争关中;赤眉军先已
据关中,有众二十余万,邓、冯二人历经苦战,亦不能定;但赤眉无粮,刘秀料其必将东
,遂在三川地区作好将其歼灭的
署,井戒邓禹等勿与赤眉争锋。建武二年(26年)十二月,刘秀遣破
将军侯
等屯新安,建威大将军耿彝等屯宜
,以截击赤眉东
之路。刘秀敕诸将曰:“贼若东走,可引宜
兵会新安:贼若南走,可引新安兵会宜
。”关中的冯异领悟刘秀这一
署的要
,他对邓禹说:“上今使诸将屯渑池,要(邀)其东,而异击其西,一举取之,此万成计也。”冯异在崤山底下挫败赤眉军,驱其东走。赤眉军东走宜
,忽见汉军严阵以待,惊震不知所措,遂降。
那指挥使见云铮并未言打断,便继续
:“洛
之难攻在于,潼关拒其西,扼崤函之险;虎牢阻其东,扼嵩山北麓与黄河之间的通
;伊阙(今洛
龙门)阻其南,扼嵩山与熊耳山之间伊河河谷通
;盂津阻其北,扼黄河渡
;另有广成关(今临汝西)控制由汝河方向来的通
,轘辕关(今巩义西南)控制由颖河方向来的通
。这些关隘虽然营建于不同时期,历代废置不一,时有变迁,但现在已经都被启用,它们控扼之
却是三川河谷周围的险阻。我军虽然锐利,
从这险阻之中杀过,恐也要有不少伤亡…若是不加思虑,恐有赤眉之败。”
但云铮仍然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一提议。山东固然是要冲之地,然则此时山东周围并无敌,只要自己大军能够迅速在河南打开局面,拿下洛
,捉到伪帝林旭,则必然天下为之震动,山东一地,直接面临
大的北疆军东
的威胁,甚至可能不战而降,这才是真正的以最小的代价拿到最大的利益。
河内北倚山,南阻河,太行关隘为往来孔,黄河渡
为南北津要。河内在山西与河南、关中与河北之间都是往来要冲。太行八陉中有两
重要关隘位于这一带。太行第一陉轵关,在今济源市西北,为山西西南
东
太行之路,此关乃在云家辖区,故不为难;太行第二陉太行陉,亦称天井关,关南即太行山之羊
坂
,极为险要,为山西上党地区南下所必经,此地却是河南省内,为中央朝廷直辖,乃是此次云铮南下第一战。只有打赢这一战,才能到达河内与三川河谷之间的主要通
:黄河盂津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