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048判案(2/4)

文举笑:“你想差了,冯先生,这钱不是我给你,算我借于你的,十两银在这长乐县,租个小门脸个小本生意也算拉的开了。等你赚了钱,再将这银还我。”

文举:“哎,冯先生想差了,我文举虽然是个土财主,却也并非不钱,这有赚钱的机会是断然不会放过的。是这样,我呢,原打算过了年在云霄新县城些茶叶布匹的生意,一来给庄产的茶找个销路,二来呢也给自己赚小钱。可是你也知,这云霄县已经几十年没来过客商了,我有心想在长乐县里找个人来帮忙牵个线,却又人生地不熟的,今天正好碰上先生,这事便请先生代劳了。请先生在这里撑起个小门脸来,也好为云霄的新茶打个名声。”

事兴啊。那冯先生就不想为了家人,把这日过的更好一些?让他们也享上几天清福?个小本生意也好啊,难不成先生觉得生意丢了读书人的脸?”

冯世琪一听这个,,将那十两银袖了起来。自己得了银,又想起侄女的事来,不由的脸带愁容,向窗外看了看。

正堂内,写着“知县”“正堂”“肃静”“回避”等字样的朱漆大牌竖立,牌下方,是两排着皂衣的衙役,手中扶着半红半黑的,一个个板着脸不的看着跪在中间的当事人。

冯世琪:“说不想过好日那是骗人的话,再说读书人的面,那就更离的远了,再坏的名声还能坏过贪官恶吏?小老儿也曾想过经营个小门脸,可没有积蓄,实在拉不起那场。有心想找街坊们筹措上几文,又担心人家起了心思,把这刚刚缓和了的关系又的不尴不尬。因此,小老儿每日在这衙门左近起个摊儿,为大伙写写书信,赚上几文便是几文,倒落的实实在在。”



这时的民风还很淳朴,百姓们即使有什么大事小情的,也没几个人愿意闹到衙门里去,往往由乡里村正一类的地方小吏面调解一下便告了事。因此孙显生每月升堂两次也并无多少案件可以办理。

冯世琪:“若说是茶叶布匹之类的店铺,少爷尽可放心,在这长乐县里,只要拉开了场,闭着睛都能赚钱。这八闽之地本就是产茶之地,每年到这里来购茶的客商,没有一万也有八千。只是,这开茶庄,太小了不赚钱,大的铺,那可得下大本钱才行啊。”

文举笑:“这个请先生放心,你只租个小门脸,只卖零散茶叶,有大客商时,你尽介绍他们到云霄来。你介绍来的人,他的购买量,我给你提成。等钱赚多了,再扩大也不迟。”

文举很赞同他的话,看来这老家伙是想明白了。吩咐香秀,取十两银过来,轻轻推到他面前。

文举和冯世琪坐的这个位,就在县衙斜对面一座饭庄二楼的一个临窗,从窗向对面看,就能看到县衙正堂门的情况,现如今那里黑压压一片人,也不知冯雪英的状递上去了没有,至于县太爷有没有受,更是不得而知了。

于对百姓的谅,孙显生并没有规定百姓递状必须要由官府指定的状师代写,只要是词能达意也就受理了。这半年来,他所理的案,大多是一些家长里短的样的小事情

冯世琪一脸不敢相信:“这…少爷为何如此?小老儿自问没什么情值得少爷如此啊。”

宋时,据各地的情况,县衙每月固定理公务的日并不多,像这长乐县,每月仅仅初一、十五两天会齐了衙门内所有人手将半个月之内的公务一起理,并安排下半月的相关计划,公开问案的日则安排在初二、十六两天。如有特殊情况则视事情大小相机办理。

冯世琪连连推辞:“这怎么敢?今日若非为我那侄女的事,这顿饭都不该叨扰的,再收少爷的钱,那成什么人了?少爷快莫如此,小老儿有手有脚,还不至于饿死街。”

长乐县正堂,知县大人孙显生端坐在大案后面,一墨绿的官服看起来官威十足,此刻的孙大人正皱着眉批阅手中的一张状纸,在他的左方,坐着本县县尉王少荆,右手边则是主薄顾东江。这两人都是土生土长的长乐县本地人氏,对县里的风土人情可谓了如指掌。有这两人相助,孙显生理起县中事务来倒也不觉得有什么棘手,经过几个月的熟悉,现在已经渐渐的掌握了一些窍门。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