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175媒人(2/2)

李沆和吕蒙正看到赵恒目光闪烁,似是在苦苦思索,都不敢声打扰,隔了许久,赵恒终于长叹了一声:“法倒是有一个,只是…”说着,一脸为难的摇了摇

赵恒摇摇:“御妹那里,朕自己去劝吧。江山社稷为重,朕相信御妹会明白朕这一片苦心的。只是鹏那厢,却要有劳先生和吕卿了。”

赵恒伸手虚两下,请两位又坐回去:“鹏年少英俊,又才华过人,你们说,这等人得上朕的御妹?”

孙率正在犹豫要不要把这句话也写《起居注》中去,赵恒已经离坐起向后走去,同时又说了一句更加让他瞠目结的话:“他祖母的!这个小王八,怎么什么便宜都让他占了?!这回要是不好好讹他一把,难消朕心中这恶气!”

李沆这时候哪里还不明白,皇帝这是在暗示自己,这里面还有些活路要自己这些人去呢,连忙:“请陛下明示,臣等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吕蒙正也赶跟着表了个态。

想明白了此节,李沆连忙问:“陛下之意,是需要老臣去劝说长公主殿下么?”

李吕两位领到了任务,一脸凝重的回去商量如何下手了。银安殿里只剩下了赵恒和起居郎中孙率,以及一群内侍。赵恒看着两个老离去,脸上浮一个无奈的笑容,突然说了一句让孙率莫名其妙的话:“这法还真是个好法,有这两位来媒,够份量了吧?只是,朕怎么觉得自己被人牵着鼻当猴耍了呢?”

赵恒:“还能是哪个?万寿今年只有九岁,就算许了他,不还得等上五六年?有这五六年的功夫,文举不定在朝堂里搞什么名堂呢?再说以他的年纪,要让他再等五六年好像也有些人所难了。朕的御妹,除过万寿,可就只有寿昌一个了。他们两年纪也相当,朕觉得合适。只是…”说着便摇不语了。

公心,可也确实有失温和。若果真让他朝为官,朕还真的没法安顿他。想一想,只怕无论放他到哪里,都免不了会生些事端来。那可就有损朝廷设立官员之本意了。可要是不让他朝,又要用何等手段去堵天下悠悠众呢?”

稍想了一下,李沆问:“陛下此计大善,可若是果然行此举,陛下想招哪位长公主的驸呢?”

吧唧一声,手中的笔掉落到了书案上,孙率吃了一惊,连忙捡起笔来,不经意间撇了一,一个黑乎乎的墨团很扎现在了《起居注》草稿的字迹之间,仔细一瞧,那个墨团的所在,正是皇帝曾说过的那段话:“…此等人,可御妹否?”

直到寿昌来找到他时,赵恒才算是歇了一气,总算找到了解决之。虽然寿昌为他的那些主意里,还包括着要为文举暗算李惟熙的事情来,可能将这么一个离不得的祸害妥理了,已经让赵恒欣喜不尽了,哪里还会顾忌那么多,再说还可以借着李惟熙被掳这事为自己装装门面,让下面这些大臣们摸不清自己的底,也算是有失有得了。整天让人家为自己背黑锅,为了江山社稷偶尔也为人背一次,想来也无妨。打定主意之后,才有了今天这场会面,果然不所料,两位重臣也是同样的看法,于是,难题就又回到了最初的阶段。

李沆和吕蒙正这时候哪里还敢再推三阻四,连忙起:“臣等定不负陛下期望!”人家皇帝连妹妹都舍得了,自己这张老脸,又值得几个钱?再不识相,难还要等着了朝,回找个机会再参劾自己一本不成?

李沆长呼一气,很惶恐的和吕蒙正对了一,还好这位陛下不是什么糊涂人,否则,方才这番话还不知要怎么才能劝的通呢。

李沆也知关于寿昌的事情,中传言,这位公主殿下,那是铁了心打算家为尼的,如今为了这么个事,居然要让她破了自己的戒,用女人来保江山稳固,这不是与汉朝时的和亲相同了吗?可既然陛下提到了这个法,而且这法也的确可行,李沆哪里还能不明白,皇帝这是在暗示自己,需要在这其中效一把力了。

李吕二人恍然大悟。大宋旧有惯例,为免外戚国,驸都尉不得实授要职,若是文举被招了驸,那将他排除在朝堂之外可就合情合理了,而且这法还让人挑不病来。皇家之女,金枝玉叶,原本就该上此等人才是。

赵恒心里其实也腻歪。那天被文举当堂耍了那么一,简直是着他作决断,幸亏李至虽老,却并不糊涂,及时倒才让他找到个机会把这事给糊了过去。可一个皇帝,让人到那份上,实在是有些让人不快。事后他也在琢磨,像文举这明面上有胆有识,有才华有气魄,私下里又武艺众,杀伐果断,还谋诡计样样都行的家伙,若是放到朝堂上,要是不把自己搅和的不得安宁恐怕是不会罢休的。不过他也为难,这样一个面上丝毫没有缺的家伙,要如何,才能将他排除在朝堂之外又不让人说三四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