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007契丹汉军求订阅(2/2)

杨延昭很难得的展齿一笑,这是一个发自内心的笑容,那两千士兵,正是他给威虏军留下的火。有了这两千退伍老兵,就算威虏军这次全军覆没了,也还有个重再来的机会。这也是当年从父亲陈家谷兵败之后,他与孟良等人重建威虏军时从父亲的手段中学来的。被文举说中,他丝毫不意外,对于这个年轻人,他是打心里喜。能文能武,有胆有识,最难得的是要肯与他并肩作战,没有丢下袍泽逃跑,能有这份情谊,不立场如何,都是个可以放心的汉

杨延昭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一脸严肃:“契丹骑兵并不难对付,在垒前,再好的战,再远的弓弩也是枉然。只是,契丹并非只有骑兵,他们还有汉军。而汉军虽然行军缓慢,却是攻城的能手。骑兵冲锋是为了突袭,突袭失败,自然就要换善于攻城的上来了。那时,才是真正考验遂城的时候。”说到这里,他轻轻叹了一声:“能打败汉人的,永远只有汉人。”

杨延昭笑着问他,有没有发现遂城的城墙和护城河之类的这些设施与别的城池有何不同?文举还真没留意这个,他的印象中,城池的建造形态各异才是正理,依据地形,将防御的功能增到最大是题中应有之意。听了杨延昭的解释才知,原来这年修建城池,都有个标准和规矩,多少人的城修多多宽多厚的墙都是有规定的,绝对不能违制,否则主官就会被扣上个图谋不轨的罪名。这就是为何那么多官员每隔几年都要削尖了脑袋让自己治下的地盘升格成望县望郡的原因,升格之后官声好步是一个好,还有一个好就是可以借这个机会堂而皇之的扩建城池,至于扩建城池是为了增安全还是为了借机敛财就见仁见智了。

杨延昭面一怔,一个很自豪的表情:“大人果然聪明绝。一就看到了上。当年,先帝首度北伐失利,南归之时,便在此地差被契丹人追上,若非先父护驾,恐怕难逃契丹人的毒手。后来他一路南归,仅用了八天就回到了京城,虽说安然拣回了命,可同时也发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遂城一过,大宋境内居然再无任何屏障可依。而遂城城小墙败,若契丹人果然来攻打,便是一时半会攻不下,却也大可绕而行。先帝忧心于此,便问计于先父,后来便有了此城。遂城如今这个规模,乃是前后五任主官合力修建的。先帝大去之前,令延昭率威虏军退回遂城,一是为了向契丹人示好,好换取边境安定,为大宋赢得时间。二来,先帝也很清楚,此是抵挡契丹攻的关键所在,也唯有延昭把守时才能发挥最大效用。”说到这里,轻轻的摇了摇:“只可惜,不是所有人都能想到这一层,今日那潘宁的嘴脸大人也看到了,大人可知为何潘宁恼怒末将遣散了那两千士兵吗?”

文举以为然。接下来的两天,契丹人果然毫无动静,仿佛是因为大雪的缘故才没有攻,但杨延昭和文举心里都很清楚,契丹人这是铁了心要用汉军来攻城了。

果然,到了第三天,腊月初十一早,城来报,契丹军后阵中又现了一大队人,如今正在阵前组装什么机械,看样应该都是很大个的攻城械。

谢“下_亡魂”“岭南孤月”“亡魂不死”三位书友的慷慨打赏~

来的那般无能,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遂城这战法正好克制了契丹人所有的长。他对这个非常好奇,免不了要讨教几句了。

文举这几个月来常常听到赵元佐聊起关于宋军各军中的龌龊,看到杨延昭一脸苦楚,心里一惊,想了想,还是决定坦率一些:“他是想断了威虏军东山再起的机会?”

补了一课的文举自然要问一下为什么小小的遂城居然能将城池扩建的如此恐怖了?这么就不怕招来非议么?杨延昭很神秘的笑了笑,反问他,你看这城池的规模,像是一两年就能建成的么?文举稍稍一想便恍然大悟,如此看来,这座城池肯定是上面的,搞不好还有可能就是那个被契丹人差活捉了的太宗陛下自己的意思呢。难怪杨延昭会被派到这里来看粮仓了,杨家父与契丹人手最有心得,让他们在前线把守,难免会与契丹人磕磕碰碰,放在这里闷上一阵,如果契丹人不来就算了,契丹人果然来袭时,一下就看到獠牙的威虏军的威风了。

文举想了一会,低声问:“设计这座城的,是杨太尉吧?”

契丹汉军,终于到了

文举摸着下,自顾自的思索了一会,小声:“如此看来,杨将军是觉得,威虏军一定会被抛弃,不会有求援的了?不过看下这情况,契丹那十万骑兵就算再添上几次油,也不过是白白牺牲,徒劳无功而已,本就对遂城形成不了任何威胁嘛。将军为何如此悲观呢?”

谢书友公布衣的月票支持。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