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不知其位由何人授予?我们在此处立城,是想再创尧舜禹三皇盛事,让民众有一个乐土,使民众以此地为家,给与他们安乐和平,才可长治久安。”
我对他说:“吾心安处是故乡,如使民得其乐,必使民愿为赴死。如此,我们上下一体,方可多过这危难时期。”
“吾心安处是故乡”高堂隆深深的咀嚼着我的话,似乎明白了道理,但不一会,他又犹豫的说:“只是我们在此私相授予爵位,不怕与大汉体制不合”
高山立即过来帮腔:“我们此来,已经过公孙世家批准在此立城,辽西诸地均以属国形势治理,我们自称是一个属国也不为过。此事只要我们上报公孙瓒,必会得到公孙瓒准许。况且我们城主是汉室宗亲,在此地遭受异族兵难之际,聚拢汉族居民,筑城守卫我大汉疆土,与大汉只有好处。这事即使上报朝廷,也有可能获得准许。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能在出云城中设立官爵制度。”
“但贩夫走卒之辈也可为官吏,这也与体制不同?”高堂隆仍有不满。
“辽西苦寒之地,作物生长缓慢,如果我们的农夫税收太高,民众必然不愿居此地。即如此,不如宣布农民不用交税,只需每年参加我们的后备军操练,农闲时节,为政府驻守外城。这样即可使我们的军队压力减轻,有可使我们的军费减少,万一有战争,还可全民皆兵,使敌方入侵步步艰难。一举三得,岂不美哉。”高山立即摇头晃脑的说,我暗笑,这家伙什么时候也开始咬文嚼字起来。
“不错”我接着说:“既然农民不交税,我们城市的税收就必须依靠商业和制造业,我们必须有足够的钱,才能从农民手中收购来官员与士兵所需的粮食,所以必须鼓励我们的商人多交税,必须鼓励我们的工匠多生产新奇与好卖的东西。同时,我们要给与这些支撑我们税收的人更多荣誉,没有他们,我们就不能安定我们的农夫与士卒,所以要把爵位授予最好的工匠(比如说郑浑这样的人),最好的商人,才能让他们为我们做出更多的贡献。”
“不错不错,如此方是长治久安的大策。”听到自己可以封爵,郑浑立即跳出来支持这一议案。
“如此,此方案倒也可行,只是城主必须记住,及时上报朝廷,否则我们就是朝廷的反叛了。”高堂隆忧心忡忡的说。
“放心,我们先把管理体制建立起来,我就向公孙瓒通报此事。等明年道路安靖,我就上路到洛阳通报朝廷。”我打着哈哈。
不过,私下里高山等人,到是对我的爵位分封制颇有微词:“我们来自于一个平等的时代,在这里我们却要搞特权,你是不是太过分了。”
“你记得英国的约翰-保尔这个人么,作为英国著名的主教,他在1381年发表了著名的演说词‘奴隶与自由民’,号召奴隶起来推翻贵族,却被奴隶撕成碎片,”我对他们说:“过什么山唱什么歌,在汉代这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里,我们如果提出人人平等,那是找死。何况,推行功勋制,可以让人们觉得努力奋斗总会获得社会的的承认,便于激发人们的奋斗精神。至于向人人平等过渡,我们还有两千年的时间,足够向这个社会制度过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