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十一章双雄初会(3/4)

的等待着对方的来临。

大旗上飘扬着几个大字“骑都尉,曹”啊,是曹操,这位三国第一人,来到三国时代这么久,我终于要见到这旷古烁今的一代枭雄了。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郡人。操父曹嵩,本姓夏侯氏,因是中常侍曹腾之养子,故寄姓曹。汝南许劭,有知人之名。操往见之,问曰:“我何如人?”劭不答。又问,劭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操闻言大喜。

曹操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初到任,即设五色棒十余条于县之四门,有犯禁者,不避豪贵,皆责之。中常侍蹇硕之叔,提刀夜行,操巡夜拿住,就棒责之。由是,内外莫敢犯者,威名颇震。后为顿丘令,因黄巾起,拜为骑都尉,引马步军五千,前来颍川助战。

一瞬间,三国志上关于曹操的记述浮上我心头。多年以来,喜爱完三国游戏的我,曾翻遍三国历史,要说改革思想,曹操可以说三国第一人。

他抛弃儒家以礼治军的原则,认为“礼不可治兵”强调“吾在军中持法是也”注重以法治军。

他清醒的认识到,军事斗争离不开政治形势的配合。要有足够的武装力量,才能拯救社会。他强调“兵以义动”“示天下形势,以顺诛逆”

为赢得战争中的政治主动权,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为除暴乱维护汉室而举义兵;为争取人心,占领河北后免难民租赋,又发布抑豪强兼并令,以使“百姓亲附,甲兵强盛”著名谋士郭嘉颂扬他“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

他认为经济的好坏,关系着战争的成败。军队无辎重、粮食、委积“亡之道也”因而吸取“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的经验,大兴屯田,兴修水利,达到了足食强兵的目的。

他惟才是举,认为“将贤则国安”主张“举贤勿拘德行”“举士勿废偏短”

他精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他说:“欲攻敌,必先谋。”他认为用兵“不可以祷祀而求,亦不可以事类而求。”

在中**事史上,他以“诡诈”著称。他认为,诡诈的前提是知彼知己,只有在掌握了对方的兵力部署、战将强弱、地形险易、后勤保障等情况的前提下,进行全面综合的研究,才能制定出“因敌变化”、“盈缩随敌”的策略。

他的智谋远在三国众位智慧人士之上。“望梅止渴”的千古佳话,足以看出他之智谋。“借刀杀人”足以看出他的奸诈。

诸葛亮制作连珠弩是一大创举,但是,在曹操的主持下,郑浑的弟子马钧也制做出了中国历史上首批火箭。这一创举也空前绝后,比连珠弩影响深远。

史书记载,魏明帝遣将军太原郝昭筑陈仓城。陈仓城成,诸葛亮围之…亮以数万人攻郝昭千余人,以云梯、冲车、地道逼射昭,昭以火射连石拒之,亮不利而还。”

这场战争发生在公元223年。“火射连石”据《资治通鉴》中记载,它就是中国第一批应用于战场上的火箭。诸葛亮与郝昭的这场战斗,实际上是连珠弩和火箭之间的战斗,战斗结果是火箭胜过冷兵器。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