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挺能打的,可否把这两人给我,以补充我的军力。”
刘备连连摇头:“此二人骁勇异常,据说裴元绍还是张角马前先锋将。冲击我军大营时,此二人就是先锋。吾甚爱之,用尽百般伎俩,方才劝降他们。都尉要他人皆可,此二人,我不给。”
鲍信呆呆的看着刘备,说不出话来。真没想到刘备如此断然的拒绝。
看着鲍信的表情,刘备一伸手,掏出了一具望远镜,说:“我看前几日,都尉甚爱这千里眼,可惜,青州军中只有大将才能配一具,我也没有多余的。如今,我把它送与你,都尉别再问我要这两人,如何?”
鲍信大喜,有了这玩艺,在冷兵器时代,平原作战再也不惧怕突袭了,无论谁想突击,在千里眼中被发现,部队有足够的时间排列队伍,做好迎敌准备。几天来,鲍信多次试探,想讨要一具。可惜这东西控制很严,谁都没有放手的打算。
鲍信把玩着千里眼,观察着蒙阴城墙,连连点头说:“玄德公既肯割爱,我怎会不答应呢,就这么说好了。”
刘备微笑着看着鲍信:天下万物,以人为本。一个死物,怎能比的上人呢?用一个琉璃杯换回了陈群这个内政高手,现在,用一具千里眼,换回了周仓、裴元绍两员大将的主导权。今后,还要搭上鲍信这个骑都尉,顺带着,拿下泰山郡的统治权。这买卖,越做越值了。
洛阳城中,校尉袁绍向何进献策道:“中官张让等,正四处散布大将军毒杀和太后的谣言。今将军兄弟,并领劲兵,部曲将吏,又皆系英俊名士,乐为效命。这真是上天赐予的好机缘啊!将军应该乘势诛杀宦官,为天下除患,垂名后世!”
何进听到此话…垂名后世…立刻表示同意。准备第二天入宫与何太后商议,请尽黜宦官,改用士人。
何进姐弟依靠宦官掌握了权势,家中还有很多宦官党羽,听到此话后,连夜转告了宦官张让。张让立即转告何进兄弟何苗,又多送贿赂。何苗收了钱,连夜入奏何太后,解释说:“我们家人初掌权柄,哥哥辅佐新君登基,不广行仁慈以收拢人心,现在,杀了蹇硕后,又无端又欲杀十常侍,这是取乱之道也。”
何太后点头,表示赞同。
第二天,何进入宫与太后商议。何太后斥责何进说:“中官统领禁省,是汉家旧规矩。先帝新弃天下,你就欲诛杀旧臣,其是尊重宗庙的行为也。”
何进唯唯而出宫。宫门口,袁绍迎上前来,低声问道:“大事若何?”
何进无奈的回答:“太后不允,如之奈何?”
袁绍怒火冲天,拔出佩刀,慷慨激昂的呈词说:“可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来京,尽诛阉竖。那时,军情紧急,不容太后不从。”
何进晃了晃脑袋,赞赏的竖起了大拇指:“此计大妙!”
随即,两人结伴回府,向各地发檄文,召各地郡守带兵赴京师,兵胁朝廷。
何进召唤大将军府主簿陈琳书写檄文,闻听这两个蠢胆自鸣得意的叙说自己的高明,陈琳急的满头大汗:“大将军不可!俗云:掩目而捕燕雀,是自欺也,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家大事乎?今将军仗皇威,掌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若欲诛宦官,如鼓洪炉燎毛发耳。但当速发雷霆,行权立断,则天人顺之。却反外檄大臣,临犯京阙,英雄聚会,各怀一心: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反生乱矣。”
何进胸有成竹的讥笑道:“此懦夫之见也!你既然不愿意写这檄文,让别人写吧”